第51章 成败一线(第2页)

 “绝无异议!”众人纷纷摇头。

 既然您已规划妥当,我们自是毫无问题。

 “好,吃过午饭 ** 口集合,我详细讲解青霉素的使用方法。”

 “遵命!”

 ……

 午后。

 隔离区门口,吴巨抱着装满青霉素的罐子走来。

 一众医者自觉搬来小板凳坐下。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手中的药物,名为青霉素,是我研发的一种药剂,也是我们将要用来对抗新型疫病——类风寒的主要药物。”

 话音未落,一位年轻医者举手问道:“吴大夫,为何此药名为青霉素?这个名字好奇怪。”

 吴巨心中无奈,这名字的由来我也不清楚,不如去问弗莱明。

 但他很快回到正题:

 “青霉素是青霉菌分泌的一种物质。在我们的世界里,存在许多肉眼无法察觉的小东西,种类繁多,需借助特殊工具才能看见。”

 “其中有些对人有益,比如青霉菌可作药用;也有一些有害,像伤寒杆菌。有害菌群一旦聚集或人体虚弱时,就会侵入体内,导致疾病。”

 “竟有此事?”

 “真的无处不在?”

 众人四下张望,似乎想在空气中寻找线索。

 “这不就是所谓的邪气吗?”一位资深老医者开口道。

 “正是如此。”吴巨点头附和。

 古代医者,甚至更早的上古人已尝试解析疾病的起因,认为一切源于邪气入侵,即某种无形无质的存在进入人体引发病症。

 后来有人提出,这并非单纯的气,而是另一种无形之物。

 如《温疫论》作者吴又可言,“气即是物,物即是气”,表明邪气并非虚无缥缈,此观点接近后世的“微生物病原学”。

 中医虽不逊色,也非 ** ,却常以抽象概念如阴阳、五行、正邪等阐述医理,这让后人觉得某些概念略显神秘,这也是中医衰落的因素之一。

 然而身为医家魁首的吴巨,必会尽力推广医术。

 “我们与吴卿差距不小,这细菌理论闻所未闻。”有医者感叹。

 吴巨摇头:“其实只是换了个方式解释,殊途同归,你们所学与我的理论本质相通。”

 “即便如此,独自创立新体系仍令人敬佩。”老医者说道。

 听讲的魏磬眼中满是疑惑,仿佛在问师父为何我没听说过您的新体系?

 不仅是你,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吴巨苦笑。

 照此发展,后世可能称他为“现代医学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