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吴巨出函谷关 抵达洛阳(第3页)
没有松鼠桂鱼、叫花鸡、葱烧海参、九转大肠、西湖醋鱼、咕咾肉、剁椒鱼头、佛跳墙……
甚至没有西红柿炒鸡蛋!
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
这种饮食实在难以接受。
吴巨并非挑食之人,但他也承认,这个时代的食物过于寡淡。若非他早先掌握了提炼粗盐、制取精盐的方法,恐怕连基本的调味都难以实现。这家被誉为天下第一的酒楼果然名副其实,环境清幽雅致,所用食材皆为世间顶级,《周礼》中记载的“八珍”在此都能找到,然而尽管食材上乘,菜肴的味道却平淡无奇,形似神散,未能展现其应有的美味。于是,吴巨决心回去后潜心钻研厨艺。
几杯酒下肚,略作寒暄,众人便直奔主题。说实话,周国大夫对吴巨的看法颇为复杂。若说喜欢,那是绝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吴巨,周王和孙隐或许就能率领韩魏联军在函谷关之战中取胜,进而促成燕赵楚三国的合纵联盟,五国联军齐集函谷关,攻秦必胜。即便无法彻底击败秦国,也能阻止其向东扩张,挽救日渐衰微的周王室。然而,现实却让这一切化为泡影。
七年前,周朝最后一任天子周赧王去世时,周朝实际上已走向 ** ,如今仅剩的东周公国不过是苟延残喘,周王室成员聚集在洛阳城内勉强维持生存。
几天前,他们还憧憬着五国合纵,复兴周朝,统御诸侯,可函谷关的惨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梦想。二十万韩魏联军损失十五万,孙隐辞去纵约长职务离开洛阳,周王也被迫前往秦国。周朝昔日的荣光早已远去,周王此行定会遭受诸多屈辱。而这一切,都与吴巨脱不了关系。
如今的周国,正经历一场百年难遇的疫病,同时又在战场上惨败,全国上下一片颓废,民心涣散。
洛阳、成周、巩、成皋等地,无数患病的百姓都知道医界翘楚吴巨手中的药物能治疗类伤寒,也知道只有他能救他们的性命。
爱与恨交织的心情大概就是这样吧。
还记得周王离开洛阳的前一天,召见了周国大夫,两人站在宫殿屋檐下,看着殿外的小雨。
周王目光游移,低声问道:“周国还有没有一线生机?”
周国大夫张了张嘴,想着如何回答,刚准备开口,却发现周王举手示意他不用说了。
周国大夫这才意识到周王并不是想知道答案,或者他早已清楚答案,所以不愿再听。
周王话锋一转:“我和韩王、魏王都邀请了吴巨来我国、韩国和魏国救治疫病,他已经回信同意了。”
周王接着说:“他很快就到,我恐怕没机会亲自迎接他。你负责接待他,只要他愿意为我周国子民治疫,就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臣领命。”周国大夫沉默片刻后点头。
谈话结束,两人沉默,不久后周国大夫告退。
……
听说吴巨手中有治疗类伤寒的药,不知真假?周国大夫直接问道,语气中透着急切。
旁边的张平和魏国大臣也同时看向吴巨,他们的情绪并不像周国大夫那样复杂。韩魏虽在前次大战中惨败,短期内无力对外作战,但情况比周国好得多,至少没有灭国的危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真的。”吴巨点头承认。
“那么不知能否将此药提供给我国?只要吴先生愿意,金银珠宝, ** 厚禄,我国绝无二话。”
“我们韩魏也是如此!”张平和魏国大臣也立刻表态。
“好。”吴巨点头应允。
三人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
他们没想到吴巨答应得如此爽快。
这和预期的不太一样啊?
其实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问题,却没有意识到吴巨在函谷关战役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对韩魏两国造成的重大影响,因此下意识地将他视为敌人。
吴巨笑着说道:"我此行是以医者身份而来,周国、韩国和魏国的朋友不必对我有太多误解。" 他虽受魏焕、韩商陆、韩非等友人之邀,同时也得到了韩王、魏王、周王的邀请,但他始终心系百姓。所以在他第二批青霉素制作完成后,便迅速赶往。
更重要的是,他的这次出行其实充满风险,因为有不少韩魏周的人想要借机除掉他以泄愤。
听到吴巨的话后,周国大夫、张平以及魏国大臣三人先是一愣,随即醒悟,连忙起身作揖,说道:"是我们错怪你了,实在惭愧!"
吴巨摆摆手:"无需如此,我能理解几位的心情。" 接着他说:"请放心,我会无偿为韩、魏、周三国提供青霉素。"
然而周国大夫却坚持:"药物费用我们国家会承担,只要能供给我国的百姓使用即可。"
吴巨笑了笑:"看来你们很爽快啊,可你们有没有问过这药的具体价格?"
三人又是一愣,他们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认为,世间不会有哪种药贵到一个国家无法承受。
但很快他们意识到,吴巨手中的青霉素是当今唯一能治疗类伤寒的有效药物,而且效果极佳,也许价格真的高得惊人。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忽然听见旁边传来韩商陆的声音:"不知吴先生打算如何定价?"
吴巨略加思索:"那就定为半贯钱一颗吧。"
众人震惊地喊道:"什么?!"
吴巨疑惑地眨眨眼,难道是定价太低了?
之前在函谷关时,子楚曾与吴巨讨论过此次疫情,这位富有的秦王提出要为吴巨支付所有青霉素的费用,当时吴巨也是报的这个价。
他觉得这个价格还算合理,毕竟市面上的一些汤药丸散折算下来甚至比这更贵。
"这么便宜?" 张平惊讶地说。看来他是亏本卖了。
吴巨轻咳一声道:"卖得贵了,底层百姓恐怕买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