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安装飞梭 改良纺织机(第2页)

 “无妨,无妨。”吴巨笑道。

 “你觉得,改造织布机后该如何发展?”

 “当然是把厂里所有织布机都改造成新式样!”

 “接着呢?”

 李铭凯皱眉思索,觉得这是吴巨在考他,片刻后灵光闪现:“织布效率提高,纱布供应可能不足。”

 “很好!”吴巨喜形于色,“这点我也已考虑周全。”他带李铭凯进入纺纱车间:“只需将纺锭竖排,用纺轮驱动,就能大幅提升纺纱效率。”

 李铭凯拍手称赞:“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一旁的张勉和老于微微摇头,对李铭凯的表现颇感不屑。

 自从改良织布机后,李铭凯对吴巨愈发钦佩,无论吴巨说什么,他都深信不疑,俨然成了吴巨的忠实拥趸。

 相比之下,张勉和老于显得从容得多。他们并不是盲目信任吴巨,而是早已习惯了这种态度。吴巨的话,在他们心中如同金科玉律,从无质疑。他们坚信,只要是吴巨提出的,就一定能实现。

 当然,吴巨提出改良纺纱机的想法绝非儿戏。这一构想的成功率极高,因为它的原理与后世的珍妮纺织机如出一辙!

 吴巨继续补充道:“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增加纺锭数量,效率将大幅提升。”

 尽管李铭凯对吴巨充满热情,但他并未完全失去理性。听到这话,他立刻有所反应。

 小主,

 增加纺锭数量确实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思路,但现有纺织机均为手摇操作,若要增加纺锭,设备势必变得更加笨重,人力难以驾驭。

 “那样的话,需要的力气会很大……”李铭凯轻声说道。

 “这算什么难题?”吴巨摆了摆手,“我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人力不足可用水力替代。咱们山庄旁就是渭河,改用水力驱动再合适不过。”

 李铭凯听后精神一振。既然吴巨已经考虑到这一点,那这件事必然可行!

 没错,李铭凯此刻对吴巨的信任已达到顶点。

 不过……

 水力驱动究竟是什么呢?

 李铭凯忍不住询问,吴巨略作思考,却一时不知如何解释水车的工作原理。毕竟,水车是在东汉时期才出现的。

 “这个先不用纠结,先完成纺纱机和织布机的改良再说,其他问题以后慢慢探讨。”吴巨自信满满地说道。

 “好!”李铭凯一听,顿时斗志昂扬。

 第187章 整合纺织业的雄心

 李铭凯激动得热泪盈眶,无法抑制情绪。

 改良纺织机。

 这对他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的父亲、祖父乃至曾祖父都曾尝试过,却全都无功而返。

 如此伟大的成就,却被吴巨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别哭了,男子汉有泪不轻弹,你不知道吗?”吴巨翻了个白眼,拍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

 “嗯!”

 李铭凯点头,虽然手里拿着布料,却还是用衣袖擦掉眼泪,因为他觉得这块布有着特别的意义。

 这是改良织布机生产的首块布,是吴巨送给他的认可!

 “李主事……”吴巨正要开口,却被李铭凯打断:“吴卿,您叫我小李就行。”

 吴巨苦笑着,随后两人一起走出车间。

 “铭凯,疫情结束后,你觉得口罩厂该怎么发展?”

 李铭凯思索片刻,回答道:“订单减少,工厂裁员。”

 他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当初吴巨建厂时,前线对口罩的需求极大,只能不断招工。一旦疫情结束,工人便会显得多余。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冗员现象愈发明显。随着纺纱机和织布机的进一步改良,这种情况会更严重,因为机器效率提升后,人力需求将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