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大朝会(第3页)

 若是秦国一统天下,按合同约定,酒水生意全归吴巨,那吕不韦岂不是亏大发了?

 吴巨顿时明白了,心里暗骂当初签约太草率。

 众人笑着调侃,吴巨转头看向吕不韦,看他脸色不太好看,便打圆场说:“咱们都快成一家人了,何必分得这么清楚。”

 吕不韦白了他一眼。

 “哈哈哈哈!”子楚笑得前仰后合,“看看人家吴巨,这时候还说一家人呢。”

 “吕相,您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李昱打趣道。

 众人哄堂大笑。

 吕不韦恼羞成怒:“笑什么笑?戏耍当朝丞相有意思吗?”

 笑声愈发热烈。

 “罢了罢了,喝酒!不提这个了。”

 “喝!”

 乐府的乐师们手抱琵琶或古琴,演奏出的音乐典雅悠扬,令人陶醉。

 一位身着轻纱的舞者随乐翩翩起舞,她的姿态优雅动人,宛如翩飞的鸿雁。

 兼任太史之职的蒙毅认真地将这些记录在纸页上。

 “元年,大王赦免罪犯,修复先王功臣之名,广施恩德,厚待家族并惠及百姓。

 蒙骜率军伐韩,韩献出成皋、巩之地,秦疆扩展至大梁,设立三川郡。

 东周君联合诸侯对抗秦国,以兵家孙隐为首,韩魏联军攻打函谷关,秦派相邦吕不韦平定此事,将其国土纳入版图,但保留东周祭祀。

 秦收复三川郡,获得魏国河内郡三城,东郡酸枣、燕、虚、雍丘、山阳等七城,以及韩国颍川郡六城。

 当时瘟疫肆虐,医术首领吴巨带领众医者平息了疫情。”

 ……

 叮咚~叮咚~叮咚~

 夜幕降临,王宫里的钟声响起,标志着这一年即将结束。

 昨夜,百官聚集在咸阳宫跨年。

 今日是大年初一,大家各自回家,祈求家庭团聚、幸福安康。

 秦国对新年假期很宽容,不过这对吴巨来说没有差别,因为他本就接近编外人员的身份。

 吴府。

 这里是全咸阳城最具年味的地方。

 清晨,众人齐聚一堂。

 吴巨和魏磬自然不会缺席。

 张管家与张勉一家都住在吴府,章邯因父母去世,也在吴府过年。

 城外的魁首近卫队放了七天假,有家可归的人都被吴巨送回去了,而那些无家可归或家中无人的则留在城外的山庄,他们的年夜饭自然少不了。

 还有一些人,比如老于一家,今天早上也都到吴府拜年。

 朝中许多人昨天升官晋爵,见面后第一件事便是互相恭维。

 例如……

 “这不是大良造吗?”

 “这不是新任太医丞吗?”

 这是吴巨和陆绍友这两个搞笑角色的对话。

 ……

 “再往左一点!再过去一点!好了好了,就这样!”

 府门外,吴巨正指挥仆人挂灯笼。

 张勉清晨驱车外出,遵照吴巨的吩咐,从城外带回了一些物品。“吴大人,您要的红纸来了!”他双手递上一沓红纸。

 吴巨接过红纸,嘴角扬起笑意:“有了这东西才算有了过年的气氛呢。”

 “徒弟,磨墨!”

 “是,师父!”魏磬开始研墨,而吴巨则将红纸裁剪成适合的尺寸,随后挥毫泼墨,在上面书写文字。

 首先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由于吴府规模宏大,吴巨接连写了几十个“福”字,且采用多种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瘦金体交替使用,令人目不暇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便是对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魏磬等人看着这些对联,完全摸不着头脑:“师父,您这是在写诗吗?”

 吴巨点头笑道:“可以这么理解,这叫对联,算是升级版的桃符,不算特别文艺,主要是写些吉祥话罢了。”

 大家顿时明白了。据说最早的对联出现在唐代,如今虽无对联,但有桃符,上面雕刻神荼、郁垒二神,用于驱邪祈福。

 完成后,吴巨把毛笔搁在一旁。“老张,我让熬的浆糊呢?”

 “在这里。”老张端来一口锅,里面正是用来粘贴对联的浆糊。吴巨用锅铲搅拌了一下,确认其黏稠度刚好。

 “这是什么?”章邯疑惑地问。

 “面粉、水和糖混合而成的浆糊。”吴巨回答。

 “能吃吗?”魏磬好奇地问道。

 吴巨瞥了眼自己的傻徒弟,拿起锅铲舀了一点送到她嘴边:“要不要尝尝?”

 看到魏磬真的准备咬下去,吴巨赶紧收回手,放下锅铲,用另一只手轻轻敲了下她的头。

 “哎呀!”

 魏磬捂着脑袋。

 “让你吃你就吃啊!”吴巨无奈地说。

 他发现,这个徒弟在学医方面很出色,其他方面却总是显得笨手笨脚。

 吴巨招呼大家过来,亲自演示如何贴春联:"看好了,先用这个旧牙刷涂上浆糊,再把福字和对联贴好。"他边说边操作,很快便完成了。

 "就这样,院子的大门福字要正着贴,房间门上的福字要倒着贴,对联我已经分好左右顺序了。"吴巨笑着叮嘱道。

 众人领命散去后,吕不韦携吕凝来访。见到吴巨忙碌的身影,吕不韦打趣道:"听说你这里年味十足啊。"吴巨笑着解释:"只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新春的气氛罢了。"

 吕凝好奇地打量着府门前的装饰,吕不韦则仔细端详着对联,感慨两家的布置风格截然不同。

 “伯父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