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全身镜(第2页)
“真的吗?”魏磬高兴地转过头。
吴巨指向实验室桌上的一块同等大小的玻璃,上面已有一半镀上了银,这就是尚未完工的镜子。
魏磬开心地笑起来,走到吴巨身边:“我就知道师父不会忘记我!”
这回换吴巨翻白眼了。
吴巨拿起两面圆形的小镜子,每面约五十厘米宽,圆形规则,边缘嵌着细细的金边,与全身镜一样采用玻璃材质,质地、厚度和清晰度完全相同。
“这两面小镜子放在梳妆台上正好合适,化妆时比全身镜方便多了。回头你们一人拿一面,凝儿顺便也带一面给伯父,他从昨天就开始念叨这玻璃镜了。”
这种小镜子比全身镜简易许多,吴巨制作了五面。吕凝和魏磬对吴巨的巧思感到意外。
“师父竟如此细致地考虑到了这一点。”魏磬惊叹道。
“这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吴巨回答。
吕凝评价道:“全身镜适合日常穿搭,而这种小镜子更适合化妆。”
此时,仆役前来通报:“家主,有几位客人来访,包括王朱颜、冯闻竹、林家、郑家,还有几位宗室公主。”
吴巨和吕凝相视一笑,明白来意。
“走吧,去见见这些贵客。”吴巨对吕凝和魏磬说。
三人来到前厅,只见几家夫人和宗室公主已落座。
“几位早安,不知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吴巨坐下后为自己倒了杯茶。他与几位夫人同朝为官,关系亲密,无需过多寒暄。
王朱颜笑言:“吴大人不必故作不知,我们此行目的您定清楚。”
她期待地问:“您还有多余的玻璃镜吗?”
王朱颜是王龁的孙女,与吴巨交情甚笃。
“目前没有现货,但可以定制。”吴巨果断地说。
王朱颜疑惑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吕凝微笑着解释:“意思是他的库存已经售罄,但之后还会继续制作。”
“那会对外销售吗?”冯闻竹满怀期待地问,她是冯去疾的女儿。
毕竟这镜子是作为献给大王的礼物,性质特殊,若是她们拥有,可能会被视为僭越。
“有生意不做岂不是傻?”吴巨轻啜了一口茶。
他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昨晚喝醉时曾向子楚询问,子楚表示应该卖就卖,无需顾虑太多,他自己也会再买一面,这样章台宫和寝宫各放一面。
包括王宫内各宫的妃嫔,以及昨晚就动心的华阳太后、夏太后等人,子楚还表示会为王宫采购多面镜子,让吴巨提前做好准备。
再说,子楚在意的难道仅仅是一面镜子吗?
聪明的人都能看出,吴巨赠送的不仅是这面玻璃镜,更是那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谏言,这句话精妙至极,注定会千古流传,与宴会上的故事一同成为君圣臣贤的美谈。
“那么你打算怎么定价?”众人问道。
“哈哈!让我隆重介绍一下!”
吴巨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本小册子。
“我们的玻璃镜分为不同的种类和价格。”
“第一种是全身镜,就像宴会中送给大王的那种,两米高,半米宽,每面售价仅三十贯,物美价廉,童叟无欺。”
旁边的仆人配合地将那面全身镜搬来,众女围在镜子前赞叹不已,感叹果然名不虚传,仿佛对面站着自己的孪生姐妹一般。
“第二种是梳妆镜,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可自行挑选,适合放在梳妆台上,更适合化妆使用,售价统一为十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名仆人又拿来一面圆镜和一面方镜供大家观赏,同样吸引了不少目光。
“第三种是随身镜。”
吴巨直接从口袋里掏了出来。
顾名思义,随身镜便于携带,体积小巧,仅如手掌般大小,方便随时检查妆容是否花掉或卡粉,简直是经常外出人士的理想选择,售价只需三贯。
趁着其他女子都在欣赏镜子时,吕凝悄悄靠近吴巨低声问:“看来你早已规划好销售方案了?”
“那是自然。”吴巨在制作送给子楚的镜子时便预见到玻璃镜即将流行,绝不能错过这个良机。
“我要三面全身镜!五面梳妆镜!十面随身镜!”众人积极响应。
“我也要!”“给我来一打!”
吴巨心中估算了一下,这笔订单已接近千贯,而这仅仅是个开端,玻璃镜的市场热潮才刚开始。
“你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吴巨疑惑地挑挑眉。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不只是为自己购买。”王朱颜笑着说。
“哦?此话怎讲?”
随即,王朱颜等人详细解释了一番,让吴巨豁然开朗。
原来,冯闻竹等人不仅想给自己买,出发前还受了他人委托。
例如冯去疾因宿醉头痛无法出门,特意叮嘱冯闻竹,若吴巨愿意出售,别忘了也为他带一面全身镜回去。类似的委托对象还包括冯府的妻妾以及冯闻竹的姐妹等人。
在场的不论各户主妇还是宗室公主,大多也是如此情况。
至于为何由她们前来而非妻妾亲自购买,次要原因在于妻妾不便露面,而像王龁、冯去疾这些主人还在喝醒酒汤,派家仆又显得不够尊重。
主要原因是她们争先恐后地赶来,表现出志在必得的态度,所以这项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她们身上。
总而言之,每个人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好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
“原来是这样。”吴巨点点头。
这时,吴府的仆役适时站出来,手拿纸笔大声说:“有需求的请到这里登记,支付定金即可。”
吴巨的压力顿时减轻,大家都转向仆役处下单订购。
吴巨预料到吴府即将迎来更多访客,便提前吩咐一名仆人:“去贴张告示吧,就说想买玻璃镜的,不用来吴府,直接到大秦家具公司下单就行。定金和基本信息准备好后,会有专人负责接洽。”
家具公司虽已营业许久,但生意一直 ** ,除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沙发外,没有特别突出的产品。如今加上玻璃镜,必定会引起轰动。
仆人领命而去,吴巨转向吕凝问道:“有兴趣帮我打理玻璃镜这部分的生意吗?”
吕凝惊讶地指了指自己:“我?”
吴巨肯定地点点头。
“我真的行吗?”吕凝犹豫了一下。
虽然她在吕不韦的生意上表现得游刃有余,但这是因为她熟悉情况。而吴巨的产业——无论是烧刀子、暖气还是玻璃镜,都是极具创新性的产品,即便是吕不韦亲自参与也可能需要慎重考虑,更别提吕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