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你亲眼见过?(第3页)
郡县的守备军由郡尉管理,但秦国计划调十万大军前往三川郡驻防,这部分军队不再受郡尉指挥。
子楚与众人商议后,决定让大将杨端出函谷关,负责北线防御。南线方面,则派了一位令吴巨意外的人前去。
此人便是中尉李腾,他将前往前线南部,镇守韩国六城及魏国南面两城。据说,他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成为中尉前曾多次攻韩、攻魏,在应对韩、魏事务上经验丰富。
李腾原来的职位由宗室大将赵成接替。三天后,李腾即将出发,吴巨特意赶来送行。
城外,五辆马车组成车队,装载着李腾的家眷与行李。随行的还有他府中的五百名卫兵,一同前往前线南部。
“岳父,此去路远,不能再侍奉您身旁,请保重身体!”李腾向老内史鞠躬致意。
“不必担心。”老内史扶起他。
李腾转向吴巨说道:“吴兄,您的医术高明,日后还请您多多照顾岳父。”
“放心吧。”吴巨点头回应,拍拍李腾肩膀,“此行任务艰巨,务必谨慎行事,这也是你的机遇所在。”
吴巨心中清楚,历史上正是李腾领军灭韩,开启了战国末期的纷争。如今调他至前线,显然是为了对付韩国,这两者必然存在关联。
李腾听后表示理解:“多谢吴兄指点!”他认为这只是吴巨的一次鼓励与提醒。
随后,李腾与送行的众人逐一告别,子楚也赶到了。
子楚下车拍了拍李腾肩膀:“韩地至关重要,绝不可轻忽,莫负朕望。”
“定不负所托!”李腾坚定答道。
子楚点头:“那便启程吧。”
“是!”李腾登车,马夫挥鞭催马,“驾!”
车轮随即转动,马车向着远方驶去。
……
不仅是李腾,此次三川郡的动作不小,朝中不少大臣被调往此地。
隗林等人抵达三川郡后,开始整理户籍,推行法律法规,组织农业生产,鼓励商业活动,协助防疫工作,多项政策同时施行,使三川郡逐渐安定。
特别是运抵三川郡的秦盐、猪肉等物资。
这些商品早已闻名七国,遗憾的是,通常只有秦国民众能享用,其余六国要么难以购得,要么价格高昂,普通百姓无力承担。
但这次,秦盐、猪肉等物分发至三川郡各县,以优惠价出售,需凭照身帖购买,并限定每人购买数量,三川郡数十万百姓几乎家家都能尝到这些平日无法想象的食物。
顿时民心安定,百姓更加拥护秦国。
吴巨作为此事的推动者与实施者,受到民众的歌颂。曾因瘟疫受过吴巨恩惠的百姓感动落泪。
秦盐上市首日,各大粮油店外便有百姓落泪甚至跪拜,高呼吴巨与子楚之名。
此后半月间,受韩国与魏国幕后操控,三川郡接 ** 生几次小型反抗事件,但均以失败告终。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百姓的愿望不过温饱,成为秦民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做韩民或魏民却不能,他们又何必 ** ?
那些 ** 者反遭百姓唾弃,因为人们认为正是这些人想要破坏他们的幸福生活。
韩魏未能得逞,只能无奈放弃。
三川郡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