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那就开始吧(第2页)

 这一次可不一样了。

 从咸阳到岐山距离并不遥远。

 从咸阳到洛阳大约八百里,而从咸阳到岐山两百里足够。

 小主,

 若快马加鞭,一天便可抵达。

 但吴巨等人走得十分缓慢。

 苏长老等几位医者也难得轻松下来,心态放松,任由几个年轻人尽情游玩。

 一路赏景游玩,无比惬意。

 两天后的清晨。

 岐山,医家。

 山门前。

 众多医者和*得知吴巨与苏长老即将返回岐山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在山门前等候。

 远远看见一支车队从东方驶来,心中骤然一惊。

 仔细看去,马车前方站着两人,一老一少,不是苏长老和魁首大人又是谁?

 “太好了!”

 医者和**们齐声欢呼,车队靠近时,所有人高声喊道:

 “拜见魁首!拜见长老!”

 放眼望去,山间回荡着震耳欲聋的呼喊,惊飞了无数鸟儿。

 吴巨一手扶轼,一手高高举起:

 “同志们好!”

 许久未回岐山,突然归来,还能在人群中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即便是吴巨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车队停稳后,吴巨和苏长老走下车。

 “恭迎魁首、长老回山!”医者和**们拱手行礼。

 ……

 吴巨慰问了医者和**们一番,随即在众人的陪同下进山。

 片刻后,医者和**散去,吴巨和苏长老打过招呼,便暂时离开。

 回到久违的小院。

 推开门进去。

 当初医家内乱时,这座院落被刺客焚毁,后来重新修建。

 这里无人居住,但一直有人打扫。

 看着繁茂的庭院和房间内的桌椅陈设,吴巨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你的房间?”吕凝好奇地问。

 “是的。”

 吴巨点头,轻轻牵起她的手,坏笑着问:“今晚要不要跟我一起住?这里床挺大的。”

 “讨厌,真不知羞!”吕凝轻嗔一句。

 吴巨笑了笑:“好了,你们自己找间房住吧,今晚会设宴,你也参加。”

 “好。”

 两位女子乖巧地点点头。

 吴巨又安排了章邯、司马欣等五百名近卫魁首,随后洗净一身风尘。

 夜晚降临,岐山灯火辉煌,大开宴席,通宵欢庆,整个山上洋溢着欢乐气氛。

 主堂内,众人齐聚一堂。

 “来!让我们举杯,欢迎魁首归来!”苏长老举起酒杯,笑着说。

 在场有张师、贾师、闫师、执事,章邯、司马欣、吕凝、魏磬以及一些医者。

 吴巨初见张师与苏长老于岐山,后各自别离,于函谷关再度相逢,再别后,最终又在岐山重聚。

 此情此景,感慨万千,众人举杯痛饮,将情谊融于酒中。

 次日清晨,吴巨召开大会。

 会议首日,苏长老及诸位瞩目下,吴巨手持象征医家领袖权柄的药囊,头戴玉冠,身披白底青色瑞兽纹华服,登临岐山之巅,祭拜仙神与医家先贤,祈愿医道兴盛,天下无疾无忧。

 “这就是医家之首?”司马欣目光闪烁。

 遍山医者云集,宏伟楼宇宛如白玉雕砌的阶梯,如此景象令司马欣叹为观止。

 “这不算什么,当年师父接任之时,七国医者汇聚岐山,场面更胜于此。”魏磬带着些许骄傲说道。

 次日会议继续。

 吴巨召集全体医者发言。台下坐满医者与诸位宾客,一眼望不到尽头,人群密集。

 台上,吴巨手握一卷文书,沉默片刻后开口,声音低沉:

 “据统计,此次疫病中,患病人数接近三百万,痊愈人数达两百五十万以上,而逝去者则有四十五万八千余人。”

 一组组数字令人揪心。

 现场医者与宾客皆感压抑沉重。

 吴巨放下文书,高声说道:

 “此刻,请诸位放下事务,保持肃静,为亡者默哀。”

 短暂寂静中,岐山一片安宁,持续一分钟。

 每位医者与宾客低头或闭目,向逝者致意。

 有人因亲友罹难而落泪,整个会场弥漫出淡淡的哀伤。

 默哀结束,吴巨继续讲话。

 在这场疫情中,我见证了无数医家子弟挺身而出,无畏生死,投身一线。即使医术尚浅的 ** 和军医,也愿意为抗击疫情、守护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看到了你们的拼搏,看到了你们的坚守,看到了你们不懈努力的身影,内心深感欣慰,你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吴巨的讲话声如洪钟,掷地有声,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触动了每个经历过这场疫情的医者和 ** 的心。

 吴巨其实有着极强的演讲才能,只是一直未曾察觉。回想起前世,他连回答问题都会被导师认为口齿不清。

 直至讲到最后,连他自己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对于旁人而言或许不解为何如此感慨,但在他们心中,每个人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