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起死回生(第3页)

 冉悟接过话头:"若吕不韦真受纵横家指使才保护周王室,那么周王室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他们素来不讲道义,这其中必然另有深意,值得深入探究。"

 "唔!"

 冉悟突然倒吸一口凉气,"难道吕不韦会成为第二个张仪?"

 此话一出,孔臻立刻皱眉:"提起张仪,还有他的师兄苏秦,皆是鬼谷子的得意 ** ,纵横家中无人能及的存在!合纵连横之术震惊天下,那个时代,两人仅凭一人之力便足以让天下动荡不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仪作为秦相,辅佐秦惠文王,若吕不韦走的也是这条路,同为纵横家在秦国布下的棋子,单是这样的设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他很快摇头:"但我认为不太可能。如果吕不韦真是纵横家的人,他为何还要费心追查他们?显然他对纵横家的计划并不知情,甚至可能比我们了解得更少。"

 "目前还无法断定他是敌是友,既不是我们的盟友,也不至于成为敌人。"

 湘夫人接话道:"若确定吕不韦确实在追查纵横家,那或许他也在试图阻止他们。"

 孔臻点头认同。

 "不管怎样,这为我们提供了新方向,可以围绕吕不韦展开调查,说不定能有所发现。"孔臻提议。

 湘夫人和冉悟点头同意。

 "好,先搁置此事。让我们梳理一下各自掌握的信息吧。"孔臻继续说道。

 湘夫人回应道:"我最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哦?"

 "去年冬,秦姬产下一子,取名子婴。但同时,秦王子楚曾险遭刺杀。"湘夫人语气平淡地说。

 “君王遇刺似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吧?”

 “确实不算稀奇。不过我探听到刺客的一些特征,说这人突然现身,本打算直接逃离王宫,途中却遇到了秦王、吕不韦以及为秦姬接生后来到宫中的吴巨,于是向三人投掷暗器,投掷后便毫不犹豫地离开,连是否命中都不关心。”

 “像是临时起意?”孔臻问。

 “正是如此。”湘夫人简明扼要地回答。

 “这种战斗方式好熟悉……”孔臻眼神闪烁:“你知道那暗器是什么吗?”

 “已经被封存起来,但听说那暗器长约一掌,削石如泥。”

 “更像了。”

 孔臻与湘夫人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想起之前调查到的一位纵横家剑客。

 “刺客离去后,嫪毐前去追赶……”

 “嫪毐?吕不韦的门客?剑术高手?”冉悟问道。

 湘夫人轻轻点头:“嫪毐未能追上,推测此人的武功或许并不逊于剑道宗师,甚至可能是宗师级别。”

 “可能性很大。”孔臻补充道。

 “但他们为何要去王宫?”

 湘夫人沉默不语。

 孔臻摇摇头,意识到自己问了个无意义的问题,随即叹息:“看来除了吕不韦,我们又多了一条线索。”

 三人陷入一阵沉思,各自盘算着所掌握的线索。

 局势愈发复杂莫测。

 孔臻目光深邃,缓缓开口:

 “一切全靠人力,全力以赴吧。如今天下大势变幻,洛阳归入秦国版图,东周 ** ,周王将入秦,大战即将来临,咸阳暗流涌动。

 无论纵横家有何图谋,都将浮出水面!”

 洛阳。

 周王姬胥最后一次凝望这座城市。

 昔日巍峨繁华的城池,如今竟显几分残败。

 姬胥思索许久,不知何处发生了变化。

 许久之后才恍然明白。

 并非洛阳变了,而是他自己变了。

 变成了一个**之君。

 他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登基称王,也在这里目睹了周王朝的衰落。

 城门上“洛阳”二字映入眼帘,让姬胥瞬间想起父王病重的最后一日。

 清晨,天色微明,父王长期卧床,难得清醒。姬胥被唤至榻前。

 “胥儿。”

 “父王。”

 “周室若要自保,该用何法?”

 “合纵。”年轻气盛的姬胥对苏秦的合纵策略极为推崇。

 “若想重振往昔辉煌呢?”

 “仍需合纵。”姬胥依旧坚定。

 “若周室因你而衰败,原因何在?”

 姬胥清澈的眼眸顿时流露困惑。

 如今他已明了:还是合纵。

 姬胥答道:“儿臣不知,望父王指点。”

 父王轻笑,剧烈咳嗽后说道:“父王也不知,或许太多。周室如倾颓之屋,每堵墙皆有裂隙,处处透风,不知何时会被狂风暴雨击垮。”

 “知晓自保与图强之法,却不明衰败之因,未必非福,只盼此理永不用。”

 “从今日起,你便是东周国之君!”

 此言耗尽父王全力,气息渐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