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伊阙城(第2页)

 竹沥听后点头道:“我立刻派人调查。”

 苏纵目送竹沥离去,再次望向秦国的方向,低声念叨着“九鼎”,院子随即恢复平静。

 第二天清晨,告别霍无忌后,吴巨乘车返回家中。夏天的傍晚迟迟不来,天色依旧明亮。

 这时,一位宫中小官来访。

 “吴大人,这是邓大人让我交给您的。”小官恭敬地呈上一本册子。

 “是邓遂吗?”

 “正是。”

 吴巨接过册子,翻开一看,心中惊喜。

 册子里详细记录了关于炼气士的信息,仿佛是一部炼气士的笔记。内容丰富,涵盖了九大境界的基础知识、对灵气和真气的理解以及几种呼吸法的简单解析。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资料!

 小官来到吴巨面前,恭敬地说:“邓大人让我转告您,这是他一位友人整理的手稿,他已经看过,整体没有问题,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吴巨合上札记,笑着回应:“替我谢谢邓卿,改日我再去拜访。”小官点头致意后离开,吴巨挥手示意,身旁的张管家递给他一些赏钱。小官感激地道谢后高兴地退出去。

 回到自己院子,吴巨开始研读札记,同时等待夜幕降临。

 ……

 夜深人静,吴府的灯火陆续熄灭,唯余月光洒满大地。当整个宅邸陷入寂静,吴巨猛然从床上坐起。

 午间与邓遂交谈时,他豁然开朗,意识到呼吸法和**的问题所在,推断神秘真气可能源自《无名经书》。此后,他一直渴望试验《无名经书》的修炼成果是否与此真气一致。但事务繁忙,始终未能如愿,直到今晚夜深人静,他才安心尝试。

 盘腿坐在床上,深吸一口气,同时运转太一呼吸法与《无名经书》。呼吸法顺利启动,金色漩涡浮现,天地灵气涌入体内。

 作为炼气士,**不仅涉及灵气炼化,还包括引导和运转等多种功能,但吴巨仅需利用《无名经书》的前半部分来炼化灵气。灵气导入后,经书迅速将其转化为一丝纯净真气。

 忽然停止!吴巨中断呼吸法和**的运行,专注感受这一丝真气。

 尽管尚未成为炼气士,无法内观,但他隐约察觉到真气的存在。

 “这种感觉……”

 吴巨神情严肃。它与体内的神秘真气毫无二致!

 随即,这丝真气流向丹田,融入神秘真气的气团中。

 一切恢复平静。验证猜想后,吴巨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这基本可以确认,神秘真气确实是通过《无名经书》修炼而成!

 这解释了为何它会抗拒邓遂修炼出的真气,却对无名经书产生的真气毫无排斥,最终两者融为一体。

 问题是……

 神秘真气究竟从何而来?

 根据吴巨目前的记忆,他显然并非一名炼气士,而一些迹象也表明他从未修炼过。

 难道与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有关?

 吴巨突然冒出这个想法,越想越觉得有理。毕竟他穿越前的记忆一点也没留下。

 “无论如何,这本无名经书是可以修炼的。”

 神秘真气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河谷之战中橘颂想要杀他时曾保护过他。

 而且它与无名经书同宗同源,按照这个逻辑,无名经书显然是安全的。

 况且体内已经有如此多真气了,还需要在意无名经书带来的那点真气吗?

 吴巨当然想成为炼气士,毕竟四处都有威胁,纵横家、阴阳家、东周余孽等都想杀他,普通敌人还能应付,若是遇到炼气士,他只能束手无策。

 他不可能因外界的威胁而一直待在咸阳,这不是他的性格。

 “既然有机会,何必退缩?”

 吴巨下定决心,取出那本修炼笔记,翻阅起来。

 成为炼气士的第一步是引导天地灵气入体,洗涤身体。

 这一步是把普通人转化为能容纳灵气的容器。

 我还需要这一步吗?

 吴巨有些犹豫。

 他不清楚自己的阶段。

 按照笔记所说,炼体境的目的是将身体改造为容器,既然他体内已有大量真气且未外泄,是否已跳过此阶段?

 再说之前吸收灵气时并未出现类似洗髓伐毛的现象。

 于是,他继续看下去,专注于筑基境的内容。

 筑基境:筑基即奠定根基,调养精神,锻炼形体,积累精华转化为气,最终形成气海丹田。

 吴巨轻抚下巴,忽然忆起之前在札记里读到的内观之法。内观又称内视,其中“内”指的是人体内部结构,包括五脏六腑、经脉骨骼等。

 内观法为修炼者的重要技巧之一,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札记详细记录了其运行方式。“凝神聚气,专注一处……”吴巨翻开札记至该页,默默诵读文字,开始尝试内观法。

 小主,

 四周渐渐安静,他闭目盘坐,宛如雕塑般一动不动,仅剩呼吸声回荡。

 内观成功后,吴巨眼前光芒一闪,再睁眼时已置身于另一片天地。

 他本能觉得似乎瞬间移动到了荒郊野外,然而眼前场景迅速打破了他的猜测。单说头顶那几座能让牛顿复活的仙山,就绝非普通之地。

 “原来内观如此奇妙。”吴巨环顾四周,深感意外。他本以为会看到心脏、脾肺之类的器官,放大数倍或许能观察到毛细血管乃至细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