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钢铁(第3页)

 王尚礼点头明白,但仍心存疑虑,为何众人似乎都知晓而唯独自己不清楚?其实子楚早已通过吴巨了解相关知识。

 自吴巨来到这个时代后,他的语言习惯并未改变,也不愿修正,因此常与他接触的人难免受到“熏陶”。有些人学会了一些新知识,如“%”的概念,还有人借用他的网络热梗。

 由于王尚礼与吴巨刚认识不久,缺乏交流,才会有此疑问。

 “那么含碳量具体指什么?”王尚礼继续追问。

 吴巨感慨道:“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他简要说明,“世间万物皆为物质,人是物质,铁也是物质。但单一物质可能由多种成分构成,例如人体包含骨骼和肌肉,非同一材质。同样,未经加工的铁矿含有硅、锰、碳等元素,其中碳的主要来源为木炭和煤,这两者含碳量较高。”

 讲到这里,王尚礼、子楚、蒙毅都已满头雾水。

 小主,

 吴巨见状苦笑,意识到科学普及之路漫长艰巨。

 吴巨解释道:"可以这样理解,就像在水中加盐,盐加得越多,水越咸。碳和铁的关系也是如此。"

 子楚和王尚礼点头表示理解。

 "确实,物质与元素的研究非常深奥,我们先聚焦于铁的问题。"吴巨继续说道,"生铁、熟铁和钢材的区别就在于碳含量的不同。碳多则铁硬脆,是生铁;碳少则铁软,是熟铁;而钢之所以坚韧,是因为它拥有最适中的碳含量。"

 王尚礼点头回应:"我们通常通过反复锤打和煅烧来将生铁转化为熟铁或钢材,对吧?"

 "没错,"吴巨答道,"这实际上是一个去除杂质的过程。"

 他接着解释:"炒钢法则是将铁加热至液态或半液态,借助鼓风或添加精矿粉等方式,使硅、锰、碳氧化,从而将含碳量降低至钢的范围内。这种方法不仅可控,而且效率高,产出的钢品质也最佳。"

 此时,王尚礼已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本小册子,迅速记录着。

 "另外,还有灌钢法,即将生铁和熟铁合铸的方法,以及渗碳法,即把熟铁置于木炭中,由于木炭含有高浓度的碳,熟铁吸收后便能转化为钢材。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整铁的碳含量至理想水平。"吴巨说完又快速补充了许多细节。

 "感谢吴卿的讲解!我现在完全明白了!"王尚礼激动地说。

 吴巨松了一口气:"如果这样还不懂,我也无能为力了。我已经尽量说得简单明了了。"

 他示意王尚礼递过纸笔,随后在上面画了起来。

 "这是什么?"子楚好奇地问。

 "这是高炉,一种新型炉子。目前的块炼炉体积太小,效率不高,通风也不理想,所以我做了些改进……"

 吴巨向他详细讲解了高炉的原理,这种技术在汉代才逐渐成熟,放在现代已属先进。讲完后,吴巨松了口气:“该教的我都教完了。”

 吴巨自己也觉得疲惫至极。

 王尚礼听出这话的意思,明白吴巨已倾囊相授,非常感动,立刻拜谢:“多谢吴大人无私传授!”

 “不必如此客气。”吴巨扶起他。

 王尚礼真诚地说:“既然您教我炼铁之法,便是我的恩师,我定当行师礼!”

 他对吴巨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从前只知道吴巨擅长诗词、经商和发明,没想到他在炼钢方面也有如此深厚的见解。

 这些知识都是王尚礼从未听闻的,足见吴巨的学识渊博。

 “王尚礼,你觉得按照吴巨的方法能炼出钢吗?”子楚问。

 “当然可以!”王尚礼坚定地点点头,“若我听不明白还能炼不出来,那我也无颜苟活了!”

 子楚满意地点头:“很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尽快做出钢让我看看!我要让秦国领先于其他六国!”

 “遵命!”王尚礼叩首。

 子楚拍拍吴巨的肩:“这次你功劳不小,寡人……”话到嘴边又停住,不知该赏什么,最近才升过爵位,再说吴巨也建议暂且不提。

 最后无奈地说:“这笔账我先记着,以后一并赏赐。”

 “明白了。”吴巨笑着回应。

 ……

 天下统一!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