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怎么起名字

 没错,吴巨参考的是后世的网络文学体系。作为一名作者和忠实读者,他对网文的繁荣有着深刻体会。那种蓬勃发展的状态至今记忆犹新。虽然现在没有互联网,无法复制后世的盛况,但他脑海中已经有了不少方法来构建庞大的小说产业链,大秦书斋和青石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成立这家公司的目标,就是让写作成为真正的职业,吸引更多人加入创作,为各行业提供稿件。

 “公司名字怎么起呢……”

 吴巨思索片刻,忽然笑道:“就叫起点吧!”

 “起点?”曾未央和佘信反复品味这个词,满是疑惑,“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吴巨笑着回答:“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点情怀罢了。”

 情怀?两人越发困惑了。

 “行,那就这样定了。”

 吴巨拍手道:“小曾,你负责在大秦书斋贴出公告,开始收稿,优先选择已在民间流传开的作品。至于审稿的事……”

 说到审稿他又陷入了沉思。这么多编辑从哪里找呢?也只能一步步来了。

 “初步的审稿工作就由我们三人负责,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小曾,去书斋看看,那里有不少识字的小厮,挑选一批对小说感兴趣且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人,培养成编辑,专门负责审稿。”

 吴巨转向佘信,沉思片刻后说道:“佘信,直接把那些说书先生都召集过来,他们虽水平参差不齐,但大多对小说较为熟悉,也有一定的鉴赏力。”

 “好!”曾未央与佘信齐声应允。

 事情就这样敲定。

 第二天。

 大秦书斋依旧门庭若市,往来顾客络绎不绝。

 张松来到大秦书斋,花八百钱购入新墨和纸张。

 因近来经济紧张,他选择了普通的墨。

 若非如此,他向来不会追求廉价。

 张家昔日是咸阳小有名气的世家,只可惜家道中落,到张松时仅剩一座宅院。凭借家学渊源,他识字不少,平日靠替人抄书谋生。

 然而,自从大秦书斋开业后,抄书行业日渐萧条。

 毕竟,大秦书斋采用印刷术,书籍批量生产,质量上乘且价格低廉,而他们手工抄写的书籍不仅质量不稳定,还耗时久、价格高,在竞争中毫无优势。

 唯一让张松稍感安慰的是,大秦书斋首批只上架了三十本书籍,天下名着远超这个数字,因此他们仍有机会抄写那些未被收录的书籍,抄书行业尚未彻底消亡。

 但已岌岌可危。

 对此,张松感到无奈却又无能为力。大秦书斋的出现受到全国学子赞誉,而抄书者的群体虽不算小,但在支持者众多的大秦书斋面前显得过于单薄。大秦书斋的支持者遍布全国,与全国人民为敌?自己又算什么呢?

 再者,大秦书斋有何错?显然没有。

 综上所述,近期收入直线下降。

 在买下普通墨后,张松又购置了些稍好的墨。

 质量上乘的墨是用来给顾客抄书的,经营生意讲究诚信,墨的好坏一眼便知,因此张松从不 ** 顾客,否则消息传开,谁还会找他抄书?

 普通的墨则是他自己用的。

 他是《西游记》的忠实读者,也常去青石苑听书,渐渐地,他也尝试创作小说,给朋友看后,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可这样下去,我恐怕连小说都写不下去了。”张松无奈叹息。

 正当张松准备离开大秦书斋时,发现一个小厮走在前面,手里拿着一张大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字,晃动间难以辨认,但那醒目的两个大字吸引了他的注意。

 张松跟着出了门,只见小厮将这张纸贴在了大秦书斋的门外,立刻引来了众多顾客和路人的关注。

 张松站在人群里仔细阅读。

 “公告:大秦文化公司成立了起点小说公司,专注于小说相关业务,旨在为优质小说赋予价值。自今日起开始收稿,题材不限,玄幻、武侠皆可。有意者可在营业时间将五万字正文及大纲送至大秦书斋,并留下姓名和地址以待回复。”

 “创造价值?这是何意?”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此时,一名身穿白衣的男子从书斋缓步而出。

 “吴卿!是吴卿!”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吴卿?难道是吴巨?张松打量着不远处的这个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吴卿。

 此人英气勃发,风采翩翩,气质儒雅……嗯,似乎比传闻中更加俊朗!

 小厮搬来两个凳子并排,吴巨站了上去,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大家好,我是吴巨!”

 “嗷嗷!”人群中响起一片喊叫声,随后又传出几声“吴卿我爱你”。

 吴巨吓了一跳,怎么有这么多狂热粉丝?

 罢了,不管了。

 吴巨指向公告:“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这公告的意思是,你们可以在营业时间将自己的作品送到大秦书斋,会有专人负责接收。”吴巨又指向刚才张贴公告的小厮。

 “当然,投稿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首先,作品必须达到五万字以上,越多越好。”吴巨解释道,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筛选稿件,因为完成五万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通常已经在创作领域有所积累,甚至可能已有一定知名度。

 小主,

 “其次,所有投稿必须是原创,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或冒名顶替,否则我们将依法举报。同时,也绝不允许滥竽充数的行为,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每一部作品。”

 吴巨说完这些话后,张松坐在下面听得入神,他的思绪完全被吸引了。想到家中存放的那些书稿,张松意识到自己的作品或许早已超过了五万字。他努力平复心情,举起手问道:“吴大人,公告中提到的‘创造价值’具体指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