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又立一大功(第2页)
其余如兵家、道家、小说家、农家、墨家、名家等学派,几乎毫无进展,短期内也难以找到突破口。
尽管这些都不是短期能实现的,但总体上还是有所进步,尤其是法家。
从焦樵府邸出来时,焦樵拍拍吴巨肩膀说道,自己年事已高,或许几年后便会告老归乡,享受闲适生活,届时吴巨、李斯等人将成为法家的核心人物。
由此可见,吴巨在焦樵这些法家学者心中占据重要地位。
只要保持良好形象,待到统一七国之时,吴巨定能在法家中占得一席之地,那时完成任务便是易事。
未来充满希望!
吴巨哼着小曲走出焦樵府邸,刚出门口就被祁农拦住。
吴巨回头一看,发现是祁农,顿时一脸疑惑:“怎么了?”
“来我家坐坐,咱们好久没喝酒了,一起喝一杯,边喝边聊。”祁农一边说一边将吴巨往自己的马车引。
“不是才喝过吗?”
“顺便帮我写奏章,你之前提出的三条计策,有些细节我还没弄清楚。”
“靠,谈工作谈工作就行,搞得这么冠冕堂皇,还请我喝酒。”
“嘿嘿,两者都有!”
吴巨和祁农同乘一辆马车,祁农对吴巨的车夫说道:“行了,你先回去吧,事情办完我会派人送吴巨回去。”
车夫望向吴巨,吴巨点头示意,车夫行礼后驾车离开。
吴巨和祁农进入车厢。
马车缓缓启动。
祁农掀开车帘四处打量,随后凑近低声问:“你说的那个冬衣到底怎么回事?”这是他将吴巨带上车的主要原因。
他正为军队换冬衣的事发愁,头发都快愁白了。
吴巨抬眼示意前方,祁农明白后仍小声解释:“赶车的是我小舅子,可靠。”
吴巨点头,谨慎地靠近耳边说了几句。
祁农皱眉又挑眉:“鸭绒?真的可行吗?”
“绝对行!保证保暖效果一流,比普通布衣强多了!”吴巨保证道。
祁农摸了摸头。
“你信得过我吗?”吴巨问。
“信!”祁农坚定点头。
“那你放宽心,我会把事情办妥当的。”吴巨拍胸脯说道。
祁农思考片刻后点头:“那我就全交给你了。”
“说身家性命太夸张了,布料直接从我的大秦布业买,给你成本价。”吴巨笑道。
祁农兴奋地拍腿:“够义气!以后你就是我亲兄弟了!”
“别这么说。”
吴巨提议:“我让人给你做件羽绒服试试,感受一下就知道了。”
他的建议是制作羽绒服。
布衣既笨重又不保暖,哪里比得上羽绒服!
幸运的是,吴巨旗下有大秦食品公司,公司下设屠宰场,获取鸭绒对他而言轻而易举,实在不够还可以额外采购,满足军队需求完全没问题。
鸭绒在当时并不受欢迎,价格可能还比不上同等重量的粪土,粪土至少还能用来肥田,但人们认为鸭绒毫无价值,拔下来就丢弃。
这简直是物美价廉的好选择!
祁农一听能试穿便欣然答应。
二人就此转移话题,前往祁农府邸。
到达祁府后,他们再次讨论了吴巨提出的三条计策,完善细节,最终起草了一份奏章呈递上去。
深夜,子楚端坐章台宫的沙发上,疲惫地打了个哈欠。侍女领会他的意思,上前添茶。他接过茶杯一饮而尽,自从吴巨发明炒茶后,批阅奏折便离不开它。
子楚揉了揉眉心,鼓励自己振作精神。还有十几份奏章待处理,刚伸出手,却被奏章上的署名惊住。
署名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吴巨,这让他精神一振。另一位是祁农,奏章标题为《关于国库匮乏及国家增收的建议》。
一看就是吴巨的风格,标题直白犀利。子楚继续阅读,发现内容涉及国企创汇、关税调节等。虽然有些想法已开始施行,但部分内容颇具新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夜,章台宫灯火通明。
次日,休沐结束,朝会召开。吴巨与吕不韦共进早餐后一同入宫,途中遇到祁农,寒暄后共同步入朝堂。
文武百官列队完毕,子楚登殿落座,祁农出列奏道:“吴卿与臣昨日商议多时,拟定富国三策,拟设平准部调控物价,充实国库;同时调整关税,针对不同商品制定差异化税率……”
朝堂之上,子楚听罢吴巨所献的三条强邦之策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建议昨日已在奏章中看过。
“诸卿意下如何?”子楚高声询问。
焦樵出班奏道:“臣以为此乃良策。”
“臣附议!”吕不韦随之出列。
“臣亦附议!”李斯亦出班表态。
满朝文武一致赞同,无人提出异议。
散朝后,子楚留下吴巨、祁农以及吕不韦商议后续事宜。
“关于平准事务,寡人已有所考量,可在治粟内史之下设立平准部,与太仓、籍田、都内三部平级,设平准令与平准丞。此事便交给祁农负责。”子楚言道。
“遵旨。”祁农恭敬领命。
随后,子楚问道:“你们认为何人适合作为平准部的主官?”
吕不韦、吴巨、祁农三人陷入沉思。
祁农提议:“太仓丞长孙术如何?”
子楚略作思量,摇头道:“长孙术擅长农事却不懂商贾,恐难胜任。”
吕不韦接着道:“中大夫顾岱可否?”
子楚再次摇头:“顾岱虽才学出众,但近期刚刚升任中大夫,不宜再提拔。”
目光转向吴巨,吴巨忙摆手:“臣对此并不了解,且还需处理自家事务。”
三人沉默间,吴巨灵机一动,想到一人:“不如让甘罗试试?”
“甘罗?”子楚微露惊讶。
吴巨肯定地说:“甘罗虽资历尚浅,但能力出众,他对甘氏家族产业的经营颇有心得,可以一试。”
子楚沉吟片刻,展颜笑道:“你推荐甘罗倒让寡人意外……那就让他来试试吧,任命甘罗为平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