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布匹风云(2)(第2页)

 这心理战不仅影响散户,也波及八大布商。他们面临的困境与散户并无二致。

 疯狂收购布匹已耗尽他们的现金流,甚至透支。

 方脸布商起身:“家中有急事,我先行告退。”

 说完,他毫不犹豫地离去。

 众人面面相觑,杜贵脸色阴沉。

 没多久,外界传来消息,那位方脸布商将库存大幅降价抛售。八大布商中,他是第一个选择认输的。

 “愚蠢至极!”杜贵怒斥。

 然而,尽管痛骂了一番,他对眼前的困境却毫无头绪。他清楚方脸布商为何抛货,原因与散户无异:资金链极度紧张,外债压顶。除了布匹生意,他们的确还有其他营生,但规模有限,收益远不足以偿债。一旦主营的布匹生意停滞,无法盈利,他们便迅速陷入困顿。四个字形容恰如其分:外强中干。

 若此时再遭遇额外冲击,例如追债或急需用钱,就会出现财务漏洞。小的漏洞尚能弥补,多年经商的经验让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凑到几万贯,但若漏洞过大,就难以填补了。方脸布商正面临这样的窘境。

 表面风光无限,实则不堪一击。

 杜贵明白,只要拖延,战局或许能扭转,但现实冷酷无情,他们借贷时附带利润要求,拖得越久,还款压力越大。苏氏布行的稳健推进与债务的步步紧逼,在心理与商业策略上形成双重打击,最终击垮了对手。

 很快,又有几位布商相继退出。杜贵询问身边的负责人:“他们都清仓了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他长叹一声。此刻,他意识到背后的推手布局周密。尽管心中已有几分揣测,但他并未明确指出是谁。

 杜贵沉默片刻,忽道:“李云龙、楚云飞,这两人恐怕不简单,赶紧查明他们的下落。”负责人刚要行动,他又止住:“罢了,不用找了,肯定消失匿迹了。”

 如今再去查究已无意义。

 渐渐地,八大布商仅剩杜贵一人。他思索着还有什么对策。这时,有人急匆匆闯入:“老爷,武功县的生意出状况了,需两万贯应急。”

 “给便是了。”杜贵说,两万贯他还拿得出来。

 “老爷,运往上郡的货物掉进渭水里了,可能要重新准备。”

 “需要多少钱?”

 “没有五万恐怕不行。”

 杜贵深吸一口气,胸口剧烈起伏。

 “老爷,讨债的人到了。”

 “来了多少?”杜贵问。

 “都来了。”

 杜贵沉默了。他们全都来了……他知道借了多少钱,这是从未有过的大数目。

 肥胖的身体一阵颤抖,最后猛烈咳嗽起来,突然吐出一口鲜红的血,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老爷!老爷!”

 惊叫声四起。

 ……

 不知过了多久,杜贵醒了过来,呆滞地盯着天花板,看了很久。

 此刻,他只在想一个问题。

 苏氏布行究竟从哪儿弄来这么多布?

 尽管八大布商彼此不清楚对方的库存数量,但总有大概的估计,无端多出这批布完全不可能。

 想不明白。

 杜贵头痛欲裂,只能放空思绪。

 他唤来讨债的人问道:“能不能宽限几天?”

 讨债的人回答:“不能,虽然期限还没到,但咸阳的人都知道你们的布卖不出去,官府不要,百姓也不要,这和当初约定的不一样。”

 杜贵皱眉。

 “不过……我们老板还是顾念交情,可以先还一半!”

 其他人也说:“我们可以先还一半,剩下的以后慢慢还。”

 杜贵不语。

 难道一半他就还得起了?

 讨债的人暂时离开,杜贵神情恍惚。

 小主,

 过了许久,他才吃力地举起手摇了摇:“罢了,降价出售吧。”

 “好!”负责人问:“降到多少?”

 “十八贯。”杜贵有气无力地说。

 十八贯的价格一出。

 依然无人问津。

 再降!

 十五贯!

 依旧无人购买。

 十四贯!

 十三贯!

 十二贯!

 八大布商都在抛售,一点点降低价格。

 苏氏布行开业后,布市掀起了一场激烈的风暴。起初八大布商占据优势,但苏氏布行以低价策略迅速反击,将布匹价格压至五贯,让同行措手不及。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其他布商被迫跟随降价,却依旧难以挽回局面。

 杜贵躺在床上,虚弱地询问销售情况。得知苏氏布行仍在持续压价,而自己一方至今未卖出一匹布时,他顿时情绪激动,连声咳嗽,最后双眼圆睁,生死不明。

 这一场布匹大战震惊了整个咸阳市场,八大布商损失惨重。杜贵因压力过大不幸去世,其余七人也深受其害,其中两人因债务缠身选择 ** ,剩下的五人元气大损,再也无法恢复往日辉煌。

 吴府内,吴巨、祁农、甘罗三人共聚一堂,庆祝此次胜利。吴巨举杯豪言:“让我们为这场胜利干杯!”

 "干!"祁农和甘罗放声大笑,将那清澈而辛辣的烧刀子一饮而尽。

 "这场商业竞争打得真精彩,我从没想过商场可以如此扣人心弦!"甘罗激动地说。

 "确实如此!"祁农附和道,他也深感震撼。

 "不过是些小计谋罢了。"吴巨笑着摇头,觉得他们见识得还不够多,真正的高端商战往往简单直接,比如抢公章、换掉竞争对手的共享单车坐垫,或者让保洁每隔两小时关一次对方电脑。

 言归正传。

 这场咸阳的布匹争夺战,正是眼前这三人精心策划的。

 计划十分复杂。

 首先点燃仓库,表面上看仓库化为灰烬,实际上布匹早已被悄悄转移,烧毁的只是一个空壳。

 八大布商不明 ** ,误以为祁农会更加焦急,需求量增加,于是趁机抬价,并派人疯狂收购布匹,企图垄断整个秦国的布料市场。

 此时,他们志得意满,不可一世!

 然而,吴巨、祁农、甘罗以及远在王宫中得知计划的子楚都冷静旁观。

 这八大布商过于狂妄,竟敢挑战官府权威。

 吴巨只用四个字评价他们:自寻死路!

 接着,吴巨安排众多布匹商人及散户低价抛售布匹,榨取他们的资金,"李云龙"和"楚云飞"只是其中代表。

 人性贪婪无度,为了这些利益,他们不惜背负外债。

 这是不可避免的,他们若想完成如此大规模行动,必须借贷周转,这与后世企业家贷款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