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在考试正式开始

 历史科目的考试开始了,依然是两个小时的时间。

 考生们回到座位上,考卷、答题纸和笔被分发下来,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考试正式开始。

 考生们又陷入了沉思,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

 两小时后,考试结束,试卷被一一收回。

 考生们下意识抬头,果然,有人欢喜有人忧。

 远处的观赛区,嬴励对吴巨说道:“这历史题目估计把他们难住了。”

 扬煊点头附和:“以往的典籍和历史都是合在一起考的,从未有人将它们分开。”

 吴巨平静地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文明的精髓,单独考察是有必要的。”

 他在心里补充道:这样的题目其实已经算是简单的了。

 如果现在编写一部通史,和后世的通史相比,厚度恐怕连其五分之一都不到。毕竟这是公元前248年,而非迁都之后的时代,向前追溯,历史同样悠久,但许多已不可考。当时的记录混乱,文字古老晦涩且不统一,载体不过木石,难以长久保存,也没有专业的历史学家进行研究,因此许多往事都化作了尘埃,无人知晓。

 “让他们原地活动一下,十五分钟后开始下一科考试。”吴巨微笑着说。

 接下来是算学科目,许多题目都是由他亲自设计的。虽然考虑到这是初次选拔,且当时人们对数学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出了一些相对简单的题目,但仍然足以让大多数人感到棘手。

 十五分钟后,算学考试开始。

 两小时后,考试结束。

 考官宣布:“各位可以依次离开考场了,明天早晨,按照今天的时间,带上准考证前来报到。”

 说完,考官转身继续处理试卷。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考生们离开了考场。

 考场外,等候了一天的考生家属看到大门打开,考生纷纷涌出,立刻兴奋起来。

 “孩子,考得如何?”

 “成绩还没出来呢。”

 “感觉呢?”

 “嗯,感觉还可以吧。”

 考生们站在门口,与亲友交流。

 也有一些考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讨论。

 "王兄,你觉得选择题能答对几道?"

 "大概六道吧!"

 "叶兄呢?"

 "差不多八道。"

 "唉!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气死。"

 ……

 "我还以为今晚要在考场过夜呢,他们不怕我们回去再准备作弊吗?"

 "他们既然这样安排,应该是很有把握了。"

 "没错,你看明天考的三门科目是什么就知道了。"

 那人愣了一下:"策论、礼法、体育?"

 这就是吴巨允许学生回家的原因。

 策论——完全没有作弊的空间,甚至没人清楚具体的考试方式,怎么作弊?

 礼法——分值占比低,也不容易作弊。

 体育——这科目……想作弊也不容易,就算*也难以取得好效果。

 礼法和体育原本不在吴巨的规划里,他是个务实的人,不喜欢搞这些虚的东西。

 但老奉常扬煊和其他出题人认为,礼法射御不能废,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

 吴巨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他说:"礼法可以考,但分值比例要少,题目中关于法律的内容比重要大过礼仪,我们是选拔官员,不是选司仪,音乐舞蹈就别提了,难道国家要靠会不会唱跳rap来选官?这对治理国家、打仗有什么用?"

 至于体育……原本是射御,但吴巨对扬煊说:"科举的初衷是广纳贤才,不论出身,你不能用那些贵族化的科目去考平民出身的孩子,比如御这一项,是驾驭马车,普通百姓哪会这些东西?难道让他们用耕牛练习吗?"

 扬煊无法反驳,吴巨的话确实有道理。

 而且吴巨不愿让一群老者改变他的科举设想,最后演变成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模式。

 因此,他的立场非常坚定!

 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射御"改为"体育",只考察一些简单的体育项目,分值占比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