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月氏(三)
宴毕,众人各自返回帐篷休息。在草原上的日子实在疲惫,风吹日晒的生活让所有人都身心俱疲。幸好食物充足,不然仅靠西北风怕是难以果腹。
这一觉睡到了傍晚才醒。
吴巨出帐舒展身体时,发现嬴政正遥望远方陷入沉思。
“公子为何 ** ?”吴巨上前询问。
“醒来恍惚,一时竟忘了身处何地,仿佛仍在邯郸,仍在林胡,仍在草原。”嬴政说道。
直至今日,他仍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吴巨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
“赵亥说月氏王今晚设宴,公子是否同行?”吴巨问。
“自然要去。”嬴政点头表示赞同。
受困赵国十年,他几乎未曾迈出质子府半步,更别说离开邯郸。对外界的一切,他都充满好奇,亦乐于拓宽自己的见识。
众人一同前往宴席。
“都说月氏与匈奴习俗相近,但今日看来,二者文化差异颇大。”
“地理位置不同嘛,月氏偏西,而林胡、东胡、匈奴都位于北方,况且月氏特立独行,与匈奴交恶,不像林胡、东胡那样部分接受匈奴文化,所以自然有所不同。”吴巨说道。
如今河西走廊尚未贯通,因此月氏不算西域,但由于靠近秦国,文化上也受到秦的影响。
宴会在户外进行,月氏人已开始歌舞欢庆。
“这种宴会我很喜欢,不像其他诸侯国那样拘谨。”吴巨精神振奋起来。
“尊卑有序不好吗?”嬴政好奇地问道。
“当然要有尊卑长幼之分,但在七国的宴会上,如果是熟人还好,要是生人一起参与,总觉得规矩太多,让人不舒服。”吴巨耸了耸肩。
“先生这话要是被诸子听到,恐怕会指责先生助长礼崩乐坏。”嬴政笑着,却并未反驳吴巨的观点。
“礼崩乐坏……”吴巨摇摇头,突然来了兴趣,开始探讨这个话题,“公子有没有想过礼崩乐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道不是周朝衰落,诸侯相互征战吗?”嬴政反问。
吴巨摇头:“这是普遍的看法,但我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乱世固然使一部分礼乐失落,但这不能解释为礼崩乐坏是战争的副产品,恰恰相反,我认为礼崩乐坏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随着时代进步,那些僵化、繁杂的东西注定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简洁、高效的方式,这是必然的!
尤其在这个时代,百家争鸣,各派思想熠熠生辉,七国也在变法自强,简单说就是激烈竞争,这也加剧了礼乐崩坏,所以这几百年下来,不仅是小国被淘汰,就连那些繁琐的礼乐也被卷走了。”
听到吴巨的话,嬴政陷入沉思。
他很欣赏吴巨阐述自己的思想或见解,因为后者总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给他带来新的启发,很多时候从吴巨的角度看问题,就能发现一片新天地。
“公子肯定读过《礼》,应该知道周礼中有一条是‘诸侯只能在臣子生病或吊唁时去臣子家探望’吧?”吴巨问道。
嬴政点头表示知晓。
吴巨摊了摊手,“如今哪个诸侯还会遵守这样的礼仪?说穿了,还不是因为这些规矩繁琐、不合常理、不够人性化吗?”
提到吃饭,他曾设计过一种名为圆桌的桌子,结海楼广泛使用。所有人围坐在圆桌周围用餐,虽仍有主次之分,但远不及七国宴席那样分明,更适合家庭或三五好友聚餐。
还有一种形式叫自助餐,即主人把准备好的菜肴和点心摆在一处,所有人可自行取用。期间也可自由走动,彼此交流,参会人数可达数十甚至数百。在我看来,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但简洁高效的形式显然是未来的趋势。”
说完后,他便不再多言,留给嬴政思考。
赵亥听完后,也觉得吴巨的话条理清晰,无懈可击,于是竖起大拇指,“吴大人见解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