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上党(第3页)
赵国节节败退,撤离上党,秦国随即收复失地,顺势出击,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龁统领攻陷皮牢,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拿下晋阳。一年后,秦军重新集结,东进上党,翻越太行山,直逼邯郸城下。
然而,围城三年却未能攻克。
荒野千里,白骨遍地。
赵国弹尽粮绝,深陷战争泥潭。
就在战火连天之际,一个商人携同质子贿赂守城官吏,趁机逃离邯郸,这两人便是日后成为秦庄襄王的子楚和文信侯吕不韦。
同一时期,一名女子在邯郸诞下一子,取名嬴政。
此时,平原君赵胜向邻国求援,找来小舅子信陵君魏无忌,后者以“窃符救赵”闻名天下。随后,平原君又派出毛遂赴楚求助,春申君黄歇领军出征。
三位公子联手内外夹击。
后来,秦昭襄王采取了*的决策——赐死白起!
白起曾劝谏秦王撤军,指出再战必败,但秦昭襄王未采纳建议,白起便称病不出。多次被下令后,白起依旧拒绝,终招来秦王怒火,不仅剥夺其武安君爵位,还将其逐出咸阳。
在此之前,应侯范雎因担忧白起权力过大,受纵横家苏代(苏秦之弟)挑拨,曾劝秦王罢兵,以免白起建功,从而与白起结怨。
应侯范雎借此事进谗言。
秦王最终赐予白起一柄剑。
“我对天有何罪过竟至如此境地?”
“我本该死。长平一战,赵军降卒数十万,我却设骗局尽数坑杀,此足以致死。”
全国震惊,秦人哀悼,各地祭祀,得知主将冤死的秦军军心动摇。长平之战后,秦军已损失过半。
王龁率残军继续攻城。
最终,赵、魏、楚联军击败王龁所率秦军,将其逐出赵国。
白起之死,使邯郸之围解除,却成为王龁终生遗憾。
然而,长平与邯郸之战并非全无成果,秦军虽撤退,却保住了上党。
守住上党,既能进攻又能防守,为日后对赵、韩再次开战奠定了基础。
这是上党事件的始末。
如今回顾这段历史,可谓群星璀璨,战国末期涌现出众多英才,其中参与此事者日后皆声名显赫,照亮了那个时代。
如白起、冯亭、赵括等已逝之人,留名青史,或令人叹惋,或令人激愤。
但王龁、廉颇、毛遂等人仍光彩照人,傲然当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将继续展现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