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慰问(第2页)
这还得感谢吴巨。
若非他分享了炼铁的秘密,并协助秦国开采了临邛的那座铁矿,秦国不可能取得如此优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子楚感慨吴巨的话,深表认同。
一些君王沉迷于 ** 策,借此凝聚民心,提升军队实力,秦国也曾如此,且颇有心得,这得益于商鞅的治民之法。
但结识吴巨后,子楚逐渐改变了这一观念,如今他认为应当摒弃这种做法!
子楚觉得,采用 ** 策实属目光短浅,未看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若他们看得长远些,就会明白,发展科技对国家实力的推动远超 ** 策万倍!
当今秦国便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子楚随后反思自身,借鉴“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的思想,思考:为何自古至今无人如此考虑?难道炎黄、尧舜禹、齐桓公等圣明君主都不如他子楚聪明?
自然不是。
究其根本,他们缺少一个吴巨!
也只有吴巨能真正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
有一次,子楚在与吴巨交谈时提到这个想法。
吴巨当时欣喜不已,他一直渴望改变君王和臣子的传统观念,重视科技发展,让国家走得更远。他告诉子楚,秦国需要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才能繁荣昌盛。子楚深感认同,并庆幸国家拥有吴巨。
蒙骜随后提到准备使用床弩,子楚表示正是检验其威力的好时机。正当他们交谈时,蒙毅急匆匆赶来,呈上边关密报。子楚看完后大笑,宣布政儿和夫人已入萧关,众人同贺。这是子楚的心愿达成,当晚决定庆祝,同时下令沿途城池做好准备。
数日后,蒙骜率军东进榆社,意图削弱赵军实力。在榆社野外,蒙骜倾尽精锐兵力,秦军大胜,赵军被迫退守榆社。
1990年
蒙骜率军追至城外三十里扎营,整顿队伍后,次日清晨向榆社发起进攻。
在榆社城前,士兵搭建起观战台,子楚与蒙骜一同站在台上遥望城墙。
蒙骜放下望远镜,神情坚毅,气势磅礴:“榆社虽不及晋阳、邯郸坚固,但也城高壕深,不妨让床弩试试它的实力。”
“蒙武!”
“末将在!”
“率一支军队攻打西城墙!”
“是!”
“冯劫!”
“末将在!”
“率另一支军队攻打东城墙!”
下达完命令后,蒙骜亲自坐镇中军指挥正面进攻。
子楚在一旁静观,没有插话。他深知外行不应干预内行,尤其是在军事行动上。
秦军气势如虹,让城上的赵军紧张不已。
巳时已到,蒙骜下令,战鼓轰鸣。
“杀!”
秦军如潮水般猛冲向城墙,大战即将爆发!
榆社守将是赵国将领汤术,看到秦军如此阵势,他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眼中充满戒备。
这并非他胆小,而是秦军带来的恐惧早已深入骨髓。
每一记战鼓声都像敲击在人心上,令赵军脸色苍白。
尽管秦军气势逼人,但汤术毫不畏惧,因廉颇早有部署,榆社必能坚守!
旁边的都尉见主将沉默,气氛沉闷。
汤术察觉后,大声呵斥:“都给我振作起来,哪有未战先怯的道理?!”
众人都尉被唤醒,他们身为军人自然无所畏惧,只是暂时被秦军气势所压制,很快恢复过来。
“难道你们真的害怕秦国?”汤术眯起眼睛。
“回将军!绝无此事!”众都尉答道。
“很好!我赵国男儿怎会胆怯?况且,我认为我们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