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此策甚为妥当(第3页)

 韩王满怀期望询问韩非。

 “大王,已不可能。

 王翦治军严谨,布防稳固,无论哪国出兵,他都会迅速反击。

 赵、魏多次尝试,都被轻松击退。”

 “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秦;二是与秦拼到底,即便国破,也要留下千古英名。”

 韩王听后满眼惧色,“不可,孤不能亡。

 若孤身陨,韩国必倾覆。

 没有孤在,复国从何谈起?”

 韩非见韩王如此,失望至极。”国破家亡,君殉社稷,此乃古训,但大王实在难以做到。

 既然如此,既然他不愿与国同生共死,那孤也只能随他去了。”

 “罢了!”

 众臣随即整顿军备,发誓死守新郑,绝不能让秦军进城,否则韩国必亡。

 韩王坚定地说:“韩卿所言极是,眼下除了投降或坚守,孤别无他法。

 孤决心固守宫阙,居城中,亲眼见证你们与敌军战斗到最后时刻。”

 语气突然强硬,显出必战之心。

 韩非无奈地看着韩王一眼,心知韩王的想法,却选择沉默,此时多言无益。

 待群臣离去,仅剩韩王与一名随侍宦官。

 韩王低声问:“你密通赵国之事进展如何?”

 "大王," 宦官禀报说,"赵国已同意协助,派出一支千人精锐部队潜入新郑,只等大王离开都城,便会举兵响应,护送大王前往赵国。”

 韩王听后,眉宇间露出喜色。

 "妙计!这样一来,不仅保全性命,还能在赵国谋求复国,借助他们的力量成就大事。”

 韩王心中激荡,立刻下令:"时不我待。

 除了亲卫,任何人不得泄露行踪。

 迅速通过密道离开宫殿,撤离都城。”

 "遵命。”

 宦官恭敬地退下安排。

 "秦王政,你的灭国之仇,我永远铭记于心。

 到了赵国,必定向天下揭露你发动暴行的行为,号召各国共同讨伐秦帝国。”

 ……

 新郑城外,秦军攻势猛烈,黑压压的军队如同潮水般涌来,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巨石如雷鸣轰击,整个城池几乎被摧毁。

 "冲锋!" 蒙武高声呐喊。

 第二波攻势展开,直逼新郑。

 如今,韩国大势已去,新郑难以坚守。

 "风起,大风!"

 十万秦军士兵气势汹汹,怒吼着向前推进,展现出无畏的杀气。

 新郑城在这股狂流中显得极为渺小,仿佛一触即溃。

 与此同时。

 新郑境内。

 "报告将军,东南方向平安无事。”

 "报告将军,西北方向安然无恙。”

 接连有探子回报,赵迟身后的大军整齐排列。

 骑兵聚集,步兵驻扎,只等一声令下便发起进攻。

 然而此刻,似乎没有敌军来袭。

 ……

 "将军。”

 "今日敌人全部困守新郑,料想不会遭遇伏兵。” 屠睢对赵迟说道。

 "这次攻破韩国都城的机会,我们算是错过了。” 章邯略显遗憾。

 对于秦军将士来说,战功是晋升的唯一途径。

 此次攻打韩国都城,无疑是最佳的建功机会,因此先前在府邸商讨战术时,许多万人队指挥官争论得面红耳赤,只为争夺战功。

 像那些在外围警戒的,已经无缘这一战的战功。

 "失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