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这般一致性令他感慨良多(第2页)

 如今再立弑王灭国之功,此等功绩空前,即便武安君白起,也未曾在这般年岁获此殊荣。”

 “秦帝国未来疆域,必有赵迟身影。”

 百官互望,言语间满是对赵迟的敬仰。

 但也有暗怀心事者,赵迟年少便有如此成就,日后必为秦帝国要员,甚至成为一方重臣。

 “启奏大王,赵迟功高德厚,理应厚赏。”

 王绾出列,声音洪亮。

 他一现身,即引全场注意。

 众臣齐呼:“相邦所言极是,我等附议。”

 “赵迟之功,非同小可,当重赏。”

 朝堂气氛融洽,各派势力均表支持。

 祖龙含笑点头。

 赵迟曾以金疮药助伤兵营境,功不可没,但他欲待灭韩后方行赏。

 如今正是良机。

 ******

 第四更已更新,感谢支持!

 ******

 新章:重赏赵迟

 祖龙举手示意安静,群臣随之肃立。

 “赵迟之功,不可轻忽。”

 祖龙语气温和,“革新医术、献药有功,皆为大功。”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帝国赏罚分明,无论出身,皆一视同仁。

 “韩国既平,雍城大军即刻回防,然韩地仍需驻军。”

 祖龙宣布:“任命赵迟为韩地主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降卒归其调度,可组建刑徒军,拥有生杀大权。”

 同时,升任左庶长一级,授予中更之爵,享有千人私兵编制、岁俸,并赐乡间万顷良田。

 诸位卿家有何看法?

 祖龙目光扫视群臣,静候回应。

 “封赵迟为韩地主将,统领十万大军,虽名义为副帅,实权却与上将军无异。”

 “连晋十级,再授无限爵位,短短半年,此等荣耀实属罕见。”

 “大王如此厚待赵迟,可见其重要。”

 “十万大军外,降卒和刑徒军兵力总计超二十万。”

 “此恩赏,可谓浩荡。”

 闻此封赏,众臣无不惊愕。

 然而,提及赵迟的诸多功绩,无人敢于质疑。

 不论是贡献金疮药的善举,还是刺杀韩王的英勇行为,都堪称显赫战功。

 如此丰厚的赏赐,赵迟当之无愧。

 “臣等赞同。”

 群臣稍作思忖后,齐声应允。

 “很好。”

 见群臣一致支持,祖龙满意颔首。

 这般一致性令他感慨良多。

 过往封赏,总有人持异议。

 “立即拟旨,正式嘉奖赵迟。”

 “此外。”

 “令蒙武率军返雍城,押解韩王及百官至咸阳。”

 “赵迟继续镇守韩国。”

 “朕只有一个要求:彻底掌控韩国,稳固我大秦疆域。”

 祖龙语气笃定。

 “禀告大王。”

 李思上前一步,神情庄重。

 “大王,押解韩王回京并无争议,然韩廷官员似无必要。

 他们多为韩王死忠,臣建议尽数处决。

 如有愿降者,可酌情录用以助治理。”

 李思话毕,声音响亮。

 祖龙目光落于李思身上,未发一言。

 在这样的凝视中,李思垂首低头,面露不安。

 “朕记得,稷下学宫时,韩非可是你同窗?”

 祖龙问。

 “回禀大王。”

 韩非确为吾同门,然他对韩王极为忠诚,乃韩氏之子,绝不会投靠我秦。

 吾与他虽有同窗之情,却一心为大秦效力。”

 李思忐忑作答。

 他提及韩非,因担忧韩非归秦后被祖龙笼络,恐自身相邦之位受威胁。

 王绾年迈,终将卸任,而韩非才智出众,故李思不欲他来秦,亦不愿他效劳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