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这就是武道的力量

接着,赵迟问及此行目的:“韩非情况如何?”

 千人将立即指向牢房深处:“韩非就在那里。”

 赵迟望去,韩非坐在地上,面无表情,不像那些投降秦帝国的大臣般哭喊求饶,似乎已放弃对生存的期望,全身弥漫着一种沉寂的气息。

 “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赵迟暗自思忖。

 后世称,在战国时期商鞅开创法家治国之道,自此法家兴起,各国得以变革。

 而到了战国末年,唯韩非一人堪称法家集大成者,而非李思。

 昔日稷下学宫论辩,韩非的风采便远超李思,令后者深感不安。

 李思始终活在韩非的阴影下,因嫉妒萌生杀机。

 “若此人归顺,必助我成就大业;若不肯,当除之。”

 赵迟暗自权衡。

 他对千夫长说道:“带他出来,我要与他说话。”

 转身离开时,赵迟的目光仅锁定韩非一人,旁人皆被忽视。

 “我愿为秦效力,请求释放我。”

 韩非语气诚挚。

 “我是廷尉,可助秦治理天下。”

 韩非补充道。

 听闻赵迟离去,牢中韩臣纷纷呼喊求救,却被千夫长呵止。

 “肃静!若有骚动,格杀勿论!”

 千夫长下令,亲卫随即持剑警戒,寒光逼人,众人瞬间闭口。

 “带韩非前来见我。”

 赵迟吩咐道。

 两名锐士领命,至韩非囚室前打开铁门。

 “赵将军召唤你。”

 锐士告知。

 韩非闻言略显困惑,但神情依旧平静,随锐士走出牢房。

 室外,赵迟身旁留有空位。

 “让他进来。”

 赵迟对千夫长说道。

 待众人退开,赵迟微笑示意韩非坐下。

 相比往昔在狱中的颓丧,如今的韩非虽显倦容,却依旧保留几分傲气。

 韩非并未多言,径直落座,目光平静而笃定。

 作为秦帝国最年轻的统帅,他凭军功赢得秦王器重,现坐镇新得之地,位高权重,主将之职近乎上将。

 “我在韩国略有名声,但素不识将军,不知将军召我何事?”

 “今日该不会是来送我赴死吧?”

 韩非从容对视赵迟。

 “韩公子,果然名副其实。”

 “临危不惧,世间罕见,与韩氏宗亲中那些畏缩者截然不同。”

 赵迟笑言赞叹。

 “将军所言或许有理,但韩某不敢苟同。”

 “哦?”

 赵迟笑意满面:“愿闻公子详解。”

 “天地广阔,万物繁杂,世间岂能人人皆为舍身取义之辈?”

 “我国为秦所并,国破家亡,哪还有完整个体留存?”

 “他们求生,亦属常理。”

 “若秦有朝一日陷入我等境地,将军以为秦廷群臣会有何反应?”

 韩非缓缓道出。

 听完韩非之言,赵迟笑了,未予反驳。

 终究事实如此。

 “既然覆巢之下无完卵,公子为何执意赴死?”

 赵迟含笑发问。

 “国灭家亡,国运安危,身为韩臣,若降秦,世间正义何存?苟活非我所愿。”

 韩非淡然回应。

 赴死之意似不可阻挡。

 “公子如何看待当今局势?”

 赵迟转移话题。

 韩非浅笑答曰:“秦势强盛,他国渐显疲弱。

 韩已亡,秦王雄心毕露。

 灭韩之后,秦必攻山东诸国,彼等互疑争斗,孤立无援,终将逐一败亡。

 不过数年,天下必将尽归秦手。”

 “公子洞察时局,何不效命于秦?”

 赵迟再次询问。

 “我是韩臣,若弃国投敌,何以面对世人?”

 韩非答道。

 “秦统天下乃大势所趋,多我一人或少我一人并无区别。”

 他言辞坚定。

 “自周建国以来,分封已历八百年,其间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因战丧生者何止百万,乃至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