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满朝皆变色(第3页)

 “此计一出,赵魏乃至敌国必深信无疑。”

 韩非赞叹。

 赵迟以虚代实,引敌入局。

 此计风险极大,成功则可出奇制胜,失败则刚得之韩地或将动荡。

 然而秦王祖龙全力配合。

 这份胆识让韩非更加坚信,大秦终将一统天下,开创太平盛世。

 “此次刺杀,除了赵魏两路,还有一路幕后主使,二位可知是谁?”

 赵迟冷静问道。

 刺客皆为死士,落网后即服毒自尽,自然查不出主使。”

 冯去疾答道。

 韩非陷入沉思。

 那群刺客显然针对他而来。

 对赵魏而言,韩非不可或缺,因其在韩声望颇高,若欲抗秦,必需倚仗韩非。

 故只剩一种可能。

 “是李思所为。”

 赵迟断言。

 闻言,冯去疾眉梢微颤。

 “赵将军,此话可是玩笑?”

 冯去疾质问,“我与李思交情甚浅,他身为秦重臣,怎会与敌国联手谋害我们?”

 “他并非针对你,而是韩非。”

 赵迟答道。

 冯去疾与赵迟共事多时,深知其胸怀广阔,绝非狭隘之人。

 此事让冯去疾看清了李思的真实面目,也算一件幸事。

 “冯大人有所不知。”

 “我归降秦前,李思已派人告知赵将军,嘱其在狱中除去韩某。”

 “幸得赵将军庇护,李思的计谋才未能得逞。”

 韩非补充。

 听完后,冯去疾惊讶不已:“李思与你是同窗,同门而出,为何要加害于你?”

 赵迟反问冯大人:“近来与韩非共事,您觉得他的能力如何?”

 冯去疾看向韩非,坦率回答:“韩大人是法家奇才,政坛中流砥柱,实非我所能企及。”

 “正是如此。”

 赵迟点头。

 “李思出身法家,天下能超越他的人寥寥无几,而韩非正是其中之一。

 他因韩非的才华心生嫉妒,担心韩非入秦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欲除之而后快。”

 “当日我在军中修订降卒政策,李思在大王面前构陷于我,意图置我于死地,实则是因为我保护了韩非。”

 “刺客此行并非针对您,而是冲着韩非而来。”

 “冯大人难道尚未察觉?”

 赵迟缓缓开口,声音渐低。

 冯去疾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意识到事态严重。

 尽管与李思交往不多,但他深知对方对权力的执着,且绝非宽容大度之人。

 “没想到李思这般人物,为满足私欲竟对韩大人痛下杀手,还派遣刺客扰乱我大秦根基。”

 冯去疾语气愤慨,“待我返回咸阳,必定禀明王上。”

 “恐怕难以奏效。”

 韩非摇头叹息,“李思行事缜密,所遣皆死士。

 若你告发他,反而可能被他反咬一口。”

 “若非赵将军今日点拨,我还浑然不知,实在是错估了此人。”

 冯去疾感慨道。

 “知晓他的为人即可,日后多加提防。”

 赵迟说,“李思对权位极为看重,视你为眼中钉,未必不会对你下手。

 毕竟你也觊觎相邦之位。”

 冯去疾点头领会。

 他明白赵迟话中的深意——王绾年迈,卸任后相邦之位空缺,必将引来众臣争夺。

 朝堂之中,有资格竞争此位者屈指可数,冯去疾与李思便是其中两人,韩非若建功亦能加入角逐。

 “罢了。”

 赵迟转移话题,“眼下无需纠结于李思,当务之急是“应对赵魏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