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种转变令人费解(第2页)

 又遭呵责,他唯有默然承受,难以辩驳。

 蒙武实则震怒。

 王翦、桓漪家皆有孙辈,甚至年长蒙恬十余载的赵迟也儿女成双,蒙家至今未得子嗣,蒙武岂能不忧?

 “听好!眼下无战事,若再不育子,我便废你,送你入宫服侍大王。”

 蒙武咆哮。

 “父亲,您如此苛责?”

 蒙恬愤懑。

 “留之无益,不如舍弃。”

 蒙武直言不讳。

 “孩儿明白了。”

 蒙恬噤声。

 除天子外,他最惧者便是父亲。

 此时,侍女入殿禀报。

 “夫人,门外有位自称夏无且的御医求见,称奉大王旨意为夫人诊疾并调配滋补药材。”

 “御医?”

 李烟言望向蒙武。

 “烟言,此御医非凡,是大王近臣,受宠信。

 面见时切勿失仪。”

 蒙武叮嘱。

 或为大王恩典,特派此人为夫人诊治。

 孕育不易,大王遣御医亲临,可见对赵迟厚爱。

 夏无且朝堂中与人无争。

 “多谢伯父教诲。”

 李烟言郑重点头。

 今非昔日村妇,乃上将军夫人,于秦廷代赵迟行事。

 得罪他人实为迟兄添累。

 身份虽变,仍持谨慎。

 “请御医入内。”

 李烟言嘱咐侍女。

 “诺。”

 侍女退出。

 片刻,夏无且背药箱缓步入室。

 见李烟言,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随即消散。

 阿房,若赵迟确是你之子,那这位应是你儿媳了。

 夏无且暗自揣测。

 ……

 “夏御医,承蒙您远赴而来。”

 李烟言起身向夏无且行礼。

 她性情温婉,从不受宠而傲慢,待人一视同仁,即便无人提点,也绝不会轻狂。

 “赵夫人不必多礼。”

 夏无且谦和回应,“我曾在韩地与赵迟将军共事,有些交情。

 今日为夫人调药,也是我的荣幸。”

 “夏御医。”

 蒙武与蒙恬亦起身拜见。

 “见过蒙武将军、蒙恬将军。”

 夏无且态度谦逊,含笑还礼。

 此情此景让蒙武十分不解:“夏御医似乎变了性情?今日为何如此知礼?”

 昔日咸阳,夏无且极为冷淡,不论谁主动示好,他都置若罔闻。

 传言他孤高冷僻,但今日之举让他颇为意外——他对李烟言恭敬有加,如长辈待晚辈般慈爱,且笑意满面。

 这种转变令人费解。

 不过,朝中许多聪慧的大臣早已察觉他的冷淡,这是他在保全自身的同时维护王权的做法。

 外界看来,他是祖龙信任的御医,无人能及。

 若有人借机生事,尤其是敌国势力,必会引发祸端,因此他与所有人保持距离,这也是祖龙的考量。

 夏无且深知祖龙厚待于他,故不愿惹麻烦。

 然而面对可能成为外孙媳妇的李烟言,他无法再保持距离。

 他笑着提出为她诊脉,并让侍女系丝线于她的手腕。

 那时,女子贞洁被视为重要品德,除丈夫外不应由他人触碰。

 诊脉后,他称已痊愈,并准备开调理之方。

 李烟言连忙道谢。

 随后,他随意询问赵迟的家庭情况。

 他在韩地时,只听赵迟提及妻子,对其家人一无所知。

 这一问题令他忐忑不安,既有期待又有恐惧。

 他渴望找回自己的女儿,但看到赵府除了李烟言外全是仆人时,不禁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