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此景与斩敌将无异(第2页)

 他又道:“作为赵国都城,外派大臣与将领的家眷尽在此地,包括廉颇、李牧等人的家属亦在此。”

 屠睢与章邯互视一眼,随即跪拜:“属下即刻派人抓捕这些家眷,日后若赵军不降,可将他们当作人质,削弱其士气。”

 赵迟点头:“邯郸初定,须约束士兵,以防滥杀无辜。

 然对挑衅我军精锐者,无论身份,皆不可留情。”

 李青在一旁聆听,待赵迟询问意见时,他答道:“赵国实力仅次于我秦帝国,战力不可轻视。

 若非将军英勇破城,又传授防御兵阵之法,我军伤亡恐超五万。”

 李青正色道:“此役令我深知,即便面对强敌,亦不可疏忽大意。”

 赵迟微微颔首:“你能有此觉悟,值得赞赏,足见你日渐成熟。”

 “赵国仅次于晋,放眼天下,除却秦帝国,恐唯有楚国可与之相抗,实不可轻视。”

 “然此战之后,赵国命运已然注定。”

 赵迟语带感慨。

 赵国的确强盛,若非秦亲征,此刻燕或已被吞并,赵国之势亦会更盛。

 除却秦,赵本具与列国抗衡之力。

 奈何秦兴,赵失此机。

 “此战首功非将军莫属,若非将军奇策,我军断难获此大捷。”

 李青即刻答道。

 “够了。”

 赵迟止住他,“功劳赏赐,皆由大王裁决。”

 “攻下邯郸,吾已尽心尽力,若大王未善用良机,亦不关我事。”

 赵迟语气平静。

 邯郸一破,赵根基尽毁。

 赵偃携众逃窜,此景与斩敌将无异。

 赵国顿时陷入大乱。

 秦王于南阳之战时洞察战机,廉颇若出,王翦必随之,赵国将全面溃败。

 据赵迟推测,秦王若遣军,必不仅限于王翦十万精锐,另有援军,直指赵腹地。

 只要边火燃起,赵迟所率十余万军将在赵内部成稳固据点,使其首尾难顾,无力抗秦。

 行军作战,尤其对抗赵这样的大国,单凭赵迟兵力远不够,须秦其他部协同。

 李青顿悟,随赵迟日久,亦有所得。

 少顷,李青忽醒:“将军,邯郸既克,是否速报咸阳?”

 “理应如此。”

 “速遣快骑,奏报大王邯郸事,并告王翦将军捷报。”

 “如此王翦方可早定策略。”

 赵迟沉声道。

 “晓得了。”

 李青敬礼离去。

 邯郸既取,秦王若遣军攻赵,赵亡必矣。

 接下来,我只守邯郸,为坚钉耳。

 赵迟唇角微扬,心中满怀期许。

 虽未亲手诛赵偃,侥幸脱逃,然此仅一时。

 定亲手取其命,得丰厚赏赐。

 此外,

 我坚信,在大军抵达邯郸前,赵偃必然向廉颇求援。

 廉颇阅历丰富,深知邯郸的战略意义。

 边境既失,他定会全力以赴收复此地。

 到那时,我可据守赵国都城,阻击赵国大军,此消息传出,必将震惊天下。

 “不过,我的经验足够支撑进阶。”

 “今日或可突破至先天境界。”

 赵迟目光充满期待,随后在亲卫护送下前往大殿。

 今日,我必能成功晋级,完成武道蜕变。

 突破先天境界后,世间再无对手。

 进入大殿,来到布满符文的龙台殿。

 简单整顿赵国官吏后,他令亲卫封锁龙台殿,严禁他人进入。

 “系统,核算杀敌经验。”

 赵迟立即下令。

 “指令已接收。”

 “麾下将士斩敌有功,获得经验奖励。”

 “贺喜主将麾下将领击杀敌方主帅,赐《小还丹》一瓶。”

 “主将满足进阶条件,是否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