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君上的认可源于其功绩(第2页)

 “父亲,这赵迟实在了得,竟能击毙如庞煖这般老谋深算之人。

 如今他已除我秦军大患,赵迟必将成为一代名将。”

 王翦长子王贲点头称是,“赵迟此战堪称完美,他以一己之力震慑天下,显我秦军之威。”

 王贲与蒙恬年纪相仿,皆为秦军中坚力量。

 若蒙武卸任,蒙恬将接任上将军;而王翦退下后,函谷大营主帅无疑将是王贲。

 “父亲,赵迟何以仅凭一把火便击溃十八万敌军?”

 王贲及众将满是疑惑。

 王翦微笑道:“赵迟此胜并非偶然。

 我与陛下早有谋划,那所谓的遇刺传闻不过是他布下的烟雾弹。

 他先遣副将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再设伏兵,终致韩军全线崩溃。”

 众人听罢,无不叹服。

 “赵迟年纪轻轻便有此等智谋,实乃我秦帝国之福。”

 “成败的关键在于他对兵法韬略的灵活运用。

 庞煖此次落败,即便换作是我对阵赵迟,恐怕也难逃逐步陷入其圈套的命运。

 毕竟,他的手段实在防不胜防。”

 王翦叹息道。

 “确实令人惋惜。”

 “若是当初赵迟出自函谷大营,那我的威名或许早已传遍天下。”

 王贲半开玩笑地说。

 “倒是便宜了蒙武那个家伙,雍城大营竟孕育出这般猛将。”

 王翦语气间带着些许羡慕。

 作为秦帝国两大顶级将领,王翦、蒙武与桓漪彼此竞争,暗中较劲,皆欲为国家建功立业。

 雍城大营在灭韩之战中声名鹊起,也为秦帝国增添了一位新锐名将。

 “南阳一役,赵迟功不可没,大王定会重赏。”

 “依大王的性格,赵迟未来或许更可期待。”

 王贲感慨道。

 “赵迟在南阳的表现堪称完美,加速了我大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此战之后,韩国局势已基本稳定。”

 王翦环视厅内诸将,沉声道:“君上已颁下圣旨,授予赵迟上将军之职。

 从此,我大秦再添一名领兵统帅,赵迟被封为少上造,位列十五级,统率一军。”

 此言一出,满座将领尽皆震惊。

 “少上造,即上将军之职。”

 “赵迟竟得此高位?”

 “传闻他仅十八岁,便已荣登如此显赫之位,统领三军?”

 众人无不钦佩。

 赵迟不仅是秦朝最年轻的上将军,更是天下最年轻的上将军。

 “诸位无需怀疑。”

 “我大秦向来公平公正。”

 “赵迟之位凭战功所得,绝无舞弊。

 君上的认可源于其功绩。”

 “若有谁为国建此大功,也必将受到相同嘉奖。”

 王翦目光扫过帐内诸将,语气坚定有力。

 “末将明白。”

 众将齐声应答,虽面露惊异,却毫无嫉妒之心。

 正如王翦所言,赵迟的功绩皆源自战果。

 这表明,在大秦,人人皆有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建功立业。

 ……

 **王翦此言意在激励士气,同时警示部属。

 赵迟因战功受封上将,其晋升公开透明,这是每位秦军将士皆知的事实。

 “赵迟。”

 “说实话,我从未见过此人。”

 “若有机会,定要亲眼见他一面。”

 王翦心中默默想着。

 对军人来说,统帅的智慧与勇敢是最值得敬仰的品质,而赵迟兼具这两点,且年纪轻轻,怎能不令王翦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