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这是朕的承诺(第2页)

 “待天下统一,朕必定亲自寻找冬儿的踪迹,定会让你们父女团聚。”

 祖龙暗自立誓,决心坚定。

 ……

 赵国,邯郸。

 “杀!杀!”

 “攻破邯郸,夺回城池!”

 “后退者,斩!”

 “率先破城者,赏万金,官升三级!”

 “冲锋!”

 邯郸城外,赵国主将高声呼喝,以军令威慑,用重赏激励士气。

 然而,望着眼前这座坚固的城池,他心中隐隐不安。

 即便堆积如山的尸骨染红了大地,也无法完全描述这场战斗的惨烈。

 邯郸城前,尽是一片废墟,鲜血浸透泥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气息。

 断垣残壁间,折断的兵器和散落的箭矢随处可见,无数赵军将士倒在乱箭之下,甚至被巨石碾成血泥。

 赵军的攻城器械——临车、云梯等——几乎全部损毁。

 短短数日内,已有超过数万赵军阵亡,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

 在廉颇的严厉指挥下,赵军昼夜不停地猛攻,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自战争开始以来,赵军伤亡惨重,不仅未能攻下邯郸,反而陷入深深的绝望。

 起初,他们对秦军充满敌意,士气高昂,如今却只剩下对攻城的恐惧。

 那些轻易被秦军攻陷的城池,现在对他们来说变得无比艰难。

 “上将军。”

 “继续下去只会带来更多损失。”

 “赵迟固守邯郸,秦军无懈可击。

 短短数天,我军已损失近八万,近乎全军覆没,仅剩少数幸存者。”

 众多将领站在战车旁,声音低沉地说道。

 “事到如今,”

 “唯有破城,别无他法。”

 廉颇神情严肃地说。

 起初,他相信麾下的精锐能够在最迟的期限内攻克邯郸,彻底消灭城内的秦军,从而收复失地。

 但现实迫使他直面残酷的真相。

 经过数天激战,王翦的大军已深入赵地,正逼近邯郸。

 今日已是第八日,或许王翦的军队已经靠近邯郸。

 “上将军,”

 “或许我们可以撤往代地,与李牧将军的部队会合,这样可以保存实力。”

 一位将领建议道。

 “撤回代地是最糟糕的选择。”

 廉颇摇头拒绝,语气坚决。

 廉颇站在战车上,眺望北方广阔的土地,长叹一声:“代地是我方北部的重要屏障,李牧率二十万大军驻守足以保卫疆域。

 若调回兵力,就等于放弃大半国土。”

 郭开来到战车旁,由几名侍卫护送,呈上王命:“廉颇,大王的意思是,若不能攻下邯郸,你即刻卸甲归田,不得再领兵。”

 “连续多日未能破城,大王深感失望。”

 郭开的声音冰冷。

 廉颇凝视着郭开,眼中满是无奈与愤怒,最终低下头:“臣遵旨。”

 “若今日仍无法破城,我甘愿交出兵权,自刎谢罪。”

 他的语气冷淡。

 郭开点头后转身离开。

 廉颇环视周围的将领,沉声说道:“诸位,这关乎赵国存亡。

 若邯郸不破,我赵国将无力再与秦对抗。

 若此战再次失败,我将亲自率领主力攻城!定要拿下邯郸!”

 他抽出佩剑,眼神决然:“决一死战!”

 士气高昂,目光充满敬仰。

 廉颇作为赵国名将,威名早已深深扎根于军中。

 然而,赵军再次败退,战场上尸横遍野,伤者哀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