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虎啸惊天,地动山摇(第3页)
“不得伤吾王!”
“护驾!”
赵勇高喊,挡在赵迟身前,禁卫军迅速围护赵偃。
然而,赵迟的步伐未停。
“动手!”
章邯下令。
箭雨袭来,赵勇中箭身亡,赵偃身边的侍卫尽数战死。
赵迟毫无阻拦地来到赵偃面前,俯视这位惶恐的君主。
赵迟已成为赵国的新主宰。
他们皆如此,贪生怕死,毫无气节。
毕竟,他们能登基并非因实力,而是因血脉,顺理成章,从未遇挑战。
“还有何话说?”
“若无言,那便去死吧。”
赵迟凝视着赵偃,眼底涌动着浓烈杀意。
“赵迟……切勿……”
赵偃惊恐地后退,张口欲言,却被畏惧吞没了话语。
咔嚓!
赵迟尚未回过神,手中霸王戟已挥起,锋利戟刃划过赵偃脖颈,头颅落地,尸体颓然倒地,双目圆睁,未能瞑目。
仿佛他从未料到赵迟会如此决绝,竟无视他的君王身份,直接斩首。
于任何将领,俘获敌国君主,特别是生擒,都是至高的荣耀。
对君王而言更是如此,生擒意味着丰厚奖赏。
然而,赵迟对此毫不在意。
取君王首级不仅能得秦始皇嘉奖,还可获系统奖励,这才是他的追求。
秦始皇授予的权势与赏赐。
王权之下,一语可定生死。
系统给予赵迟的力量皆转化为自身实力,他深信唯有掌控的才属真正拥有。
赵迟冷哼一声,提着赵偃头颅,目光死寂。
又有敌酋丧命他手,换作其他秦将,此刻必狂喜不已,他却平静如水。
但对大秦而言,赵迟已立下大功。
灭赵之后,他的地位只会更稳固,威名也会传遍九州。
随后,赵迟扫视那些因惧怕而颤抖、甚至跌坐地上的赵国文武官员:“降或不降,速做选择!”
……
赵迟严厉质问下,赵国文武官员与宗室成员齐齐伏地哀求:
“将军饶命!”
“臣愿归顺秦帝国,为秦效力!”
“恳请将军宽恕!”
赵迟话音刚落,数百赵国官员齐齐下跪,争相表忠心。
当年从邯郸出逃时还保留几分骨气之人,如今面对赵迟攻陷邯郸时的选择,暴露了他们的软弱本性。
“一群废物。”
赵迟轻蔑挥手,懒得多说。
“唯命是从!”
锐士整齐回应,随即行动拘捕。
此役与上次邯郸之战截然不同,那时有城池作屏障,赵偃得以脱身,如今却已无退路。
赵国邯郸权贵几乎被一网打尽,仅少数侥幸逃脱。
赵军营前,王贲与李信率十万精骑逼近,却发现营内毫无防备,也无人迎战。
“大军暂止!”
王贲高声下令,十万铁骑瞬间停驻,军纪森严。
“廉颇是否已撤退?”
王贲问李信。
“或许吧。
他在边疆虽有部署,但面对我军攻势,应该有所警觉,斥候也应探知我军动向。”
李信答道。
“遗憾啊,若廉颇真逃走,与李牧会合,对我们秦帝国可不算好事。”
他们本欲急速增援邯郸,协助赵迟同时击败廉颇,以成灭赵之功。
然而,眼下看来,这个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此刻,赵军营内传来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