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他赌定祖龙会全力灭赵(第2页)

 赵国的胡服骑射之术,在代郡将成为秦军的强大对手。

 “李牧之事先放下。”

 祖龙说道,“寡人现在最关心的是邯郸局势。”

 “王翦已抵达邯郸,赵迟是否有增援?廉颇是否已被我军包围?”

 祖龙语气沉重,直指赵国战事核心。

 “请陛下放心。”

 尉缭信心十足,“赵迟将军智勇双全,必定守得住邯郸,绝不会让廉颇得逞。”

 “寡人也深信不疑。”

 “然而,自王翦入赵已过十余日,按理说邯郸战况早该传来,为何至今毫无消息?”

 祖龙声音低沉,隐含忧虑。

 显然,他对邯郸战局格外挂念。

 这不仅关系到灭赵全局成败,更因为赵迟身处其中。

 一旦城池失守,赵迟的安全将岌岌可危。

 千金易得,良将难求。

 赵迟多次为秦建功立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祖龙都不愿他受到丝毫损伤。

 况且,赵迟对祖龙极为信赖,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他赌定祖龙会全力灭赵。

 若邯郸陷落而援军未能及时赶到,赵迟必然感到极度失望。

 祖龙深知这一点,并珍惜这份信任。

 他期望灭赵之后,能够亲自迎接这位屡建功勋的将领。

 殿堂内一时安静无声。

 多年来,赵迟屡创佳绩,众人早已视他为常胜将军。

 尽管战略重心转向对付李牧,但对邯郸这一险关却有所忽视——赵迟正面对廉颇统领数十万大军的猛攻。

 就在气氛紧张之时,突然传来急报:

 “报!”

 “启奏陛下!”

 秦始皇:“赵迟,寡人承你的情。”

 听到捷报二字,祖龙心情平静,满朝文武也随之放松不少。

 “速呈上来!”

 祖龙语气温和而威严,眼中充满期待。

 赵高快步入殿,从锐士手中接过捷报,拾级而上,躬身递交给祖龙。

 “宣读出来,让满朝文武知道邯郸捷报。”

 祖龙声音洪亮。

 “是。”

 赵高迅速回应,随即展开赵迟亲笔书写的捷报,高声朗读:“臣赵迟,敬呈大王。”

 数月前,南阳一战大捷,臣侥幸击溃赵魏联军,焚毁敌营十八万,重创赵魏联盟。

 为避免败讯外泄,臣当时封锁了消息。

 臣相信大王英明,必能把握战机,挥师伐赵。

 臣遣精锐北上,伪装成赵军攻占晋阳,未损一兵一卒便夺取城池。

 随后迅速攻克安阳,逼近邯郸,最终攻破城池。

 赵国君臣狼狈溃逃。

 臣遵王命召回廉颇防守边境,导致边疆空虚。

 廉颇赶往邯郸,连续猛攻八日。

 第八日,臣出兵迎击,击杀廉颇,击溃其部众。

 乘胜追击,一举奠定战局,收获颇丰。

 廉颇败逃后,臣率军追击,在邯郸以北成功拦截其残部及文武官员。

 对方拒绝投降,臣斩杀其首领,并生擒其子孙及下属。

 此战胜利,不仅因臣之力,更赖麾下将士舍命相随,以及上将军王翦的及时增援。

 至此,邯郸之战告捷。

 赵迟亲笔所书捷报结束于此。

 表面上平静,但朝中大臣深知其中凶险。

 面对廉颇率数十万大军强攻,赵迟部坚守邯郸八日,此等战功堪称旷世奇勋。

 廉颇威名远播,昔日可与秦之武安君白起匹敌,如今却成为赵迟崛起的契机,助其奠定不朽声名。

 “妙哉!妙哉!妙哉!”

 祖龙连声赞叹。

 听完捷报,他喜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