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眼中满是惊异(第3页)

 "如今赵国大部分已经归入秦地,秦的力量锐不可当。” 李牧眉头紧锁。

 "这就是你看到的局面?" 赵迟摇头轻叹。

 "难道不是吗?" 李牧直视着他,目光坚定。

 "你只看到诸侯纷争,觉得秦帝国的统一指日可待,却没有注意到这片中原大地早已被战火侵蚀,诸侯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

 "其间因战丧生的同胞又有多少?百万?千万?还是更多?"

 "这些你竟然毫无察觉?"

 "各国虽然疆域分明,但你能忘记我们同出一源,同根同祖,都是炎黄子孙吗?"

 "多年的战乱,又让我们失去了多少亲人?你真的感受不到吗?" 赵迟凝视李牧,语调深沉。

 李牧沉默良久,眉宇间凝结着复杂的情绪。

 千百年来,列国争斗,彼此如冰炭般对立,甚至成为生死仇敌,又有谁能记得彼此同宗同源?

 “身为边帅,当明外族之害,知其觊觎中原已久。”

 “诚然如此。”

 “如今虽暂无大患,然若日后中原自乱,异族难道不会崛起贤才,整合力量?”

 “外族之患,汝身为守边之将,定有所悟,或无人比汝更明。”

 同族情谊,异族隐患。

 对于安逸者,这些或许无关紧要;但对于心怀壮志、热血沸腾、以炎黄兴衰为己任者,此为振聋发聩的警钟。

 犹如昔日韩非子,今归赵迟麾下。

 国破后,他本欲自尽,却选择守护族人,而非偏护一国一家。

 “同族根基。”

 “异族隐患。”

 李牧低声呢喃,内心波涛汹涌。

 赵迟所言无误。

 身为边防统领,他屡次与异族交战,无数异族倒在了他的剑下或军队面前。

 他多次击退入侵之敌。

 然而,他也见过那些泯灭人性的异族在中原大地上**——视炎黄子民如草芥,肆意屠杀、劫掠,无所不用其极。

 彼辈毫无礼法,只知掠夺。

 近年,李牧在与异族作战中发现其愈发强大,愈发棘手。

 赵国虽因胡服骑射成效显着,但草原上的异族亦不可轻视,因其启发了赵国的许多改革。

 赵迟话音刚落,脑海中浮现出万千亡魂绝望呼喊与不甘离世的画面。

 异族之患,绝非虚言,而是现实存在。

 此刻,李牧思绪翻滚,赵迟继续说道:

 “李牧将军,请看。”

 赵迟抬手指向代城关口那支身穿红甲的赵字队伍,又转身指向身后那支披着黑甲的秦军精锐。

 “看到了吗?”

 赵迟问道。

 李牧未作回应。

 “不错。”

 赵迟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在我身后的秦军将士,对你而言或许是对手,但你可曾想过,他们与你一样,是炎黄子孙,是我们华夏的后代。”

 赵迟的话仿佛触动了某种深藏于血脉中的共鸣。

 ...

 “此次我秦帝国蓝田、函谷两大军营,兵员众多,难以估算。”

 “而我所统率的部队也有数十万之众,合计将近百万。”

 “确实,李牧将军智谋超凡,以代城为中心,两翼配置骑兵,这支十万大军即便面对我大秦的猛攻,也绝不退缩。”

 “一旦开战,双方伤亡人数恐怕将达到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

 “你也清楚,此战注定无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