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我国国力也难免受损(第3页)
“我能不生气吗?”
祖龙沉声说道。
秦王宫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满腔怒火令整个宫殿笼罩在无形的压力中。
王翦与桓漪的战报令人沮丧,这让祖龙深感失落。
近两年来,他习惯了赵迟带来的捷报,每次都有好消息传来。
只要收到赵迟的军报,祖龙总是喜形于色。
然而,他似乎忘记了胜败乃兵家常事。
“大王息怒。”
尉缭起身行礼,语气恭敬。
“此次代地之战,王翦和桓漪将军久攻不下,非二将无能,实因李牧用兵如神。
他的十万大军皆为前赵精锐,多年边疆历练而成。
据报,李牧以代城为中心,两翼布骑兵,我军一旦行动,必将陷入包围夹击。”
“此阵布局周密,无懈可击。”
“若要取胜,唯有强攻,但这必然损失惨重。”
“若想通过持久战拖垮李牧,也难以奏效。
齐、燕两国不会坐视秦帝国攻取代地,定会全力支援李牧。”
“此局无解。”
尉缭拱手陈奏,眉宇间满是忧虑。
“无解的局面?”
祖龙眉头微蹙。
“大王,李牧用兵如神,代地地势平坦,赵国骑兵天下闻名。
即便我军人数是李牧的两倍,两位上将也深知,击败李牧至少要付出十万以上的代价。
因此久攻无果。”
“李牧在代城布防,意在与我军决战,哪怕只剩一人,也要重创我军。”
尉缭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
即便身在咸阳,凭借军情报告,尉缭迅速把握了战局的关键。
听罢尉缭的剖析与劝谏,祖龙渐渐平息了怒火。
确实如此。
此局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即便试图从内部瓦解敌军,也几乎不可能实现。
李牧不仅是赵国上将军,在代地还深受数百万百姓拥戴。
“赵国骑兵以胡服骑射着称,李牧。”
祖龙冷声道,“赵迟虽传授了打造骑兵的经验,但尚未普及,更何况远水难救近火。”
此刻,祖龙面色愈发严峻。
“尉缭。”
“依你看,此局还能有何破解之策?”
“除了强攻,难道还有其他办法?”
祖龙沉声问道。
强攻必定会使十几万精锐受损,尽管君主冷酷无情,治国理政时从不吝惜生命,但从大局考虑,即使牺牲更多也在所难免。
然而,这毕竟是十万精兵,不到生死关头,祖龙实在不愿轻率下令强攻。
“大王。”
“除了强攻。”
“此局,无解。”
尉缭神情凝重地摇头说道。
祖龙环视群臣,见众人皆低头不语,无人献策。
他沉声说道:“看来如尉缭所言,李牧设下如此险局,除了强攻确实别无他法。”
传旨。
祖龙凝视前方,下令:“令王翦、桓漪领军强攻代城,务必拿下。”
他的声音冷峻而决断,作为**,他对局势了如指掌。
为实现秦统一之宏图,即便牺牲更多生命亦在所不惜。
此刻,一名锐士快步入殿,面露喜色禀报:“赵国传来捷报!王翦、桓漪与赵迟三位上将联名奏报。”
祖龙紧绷的神情瞬间放松,群臣亦露出惊异之色。
此前尉缭曾言李牧坐镇代地,十万大军固若金汤,难以攻克,今日怎会有捷报传来?
“莫非真有**之策?”
尉缭心生疑窦。
他刚断言只有强攻或长期消耗才能取胜,但眼下齐、燕两国皆支持李牧,胜算渺茫,强攻又势必伤亡惨重。
“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