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这一切旨在预防降卒生变
“明日……”
赵迟沉声开口,语带威严,“我将接收赵国降卒,诸位有何见解?”
“上将军,是否如在韩国时,将降卒分散编入军队,授予我等秦军预备身份?”
章邯恭敬请教。
“正是如此。”
赵迟微微一笑,目光深邃。
“此次扩军,与往昔不同,昔日我统率不过十万之众,加上韩国守军也不过二十万,骑兵更是临时召集的五万。
如今遵大王旨意新组建军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此次,我要打造一支攻守兼备的强大军力。”
“骑兵不可或缺,步兵同样重要,弓箭手亦为关键。”
“它们需彼此协作,共赴战场。”
“骑兵至少需十万,步兵二十万,各部力量合理调配。”
“诸位有何见解?”
赵迟环视四周将领问道。
“上将军英明。”
众将齐声响应。
“此番灭赵之战,立功者众多,名册已存档。
扩军之后,这些将士理应受赏,不得亏待。”
赵迟叮嘱道。
“末将遵命。”
诸将皆点头称是。
“好了。”
“若无他事,诸位可先行退下。”
赵迟点头示意,眼下无需多言,重点在于明日——接收二十万赵军降卒。
此事并不复杂,已有接纳韩国降卒的经验。
“末将告退。”
众将向赵迟行礼后离去。
“终于接近回家的最后一程了。”
“一年未见,烟言想必十分想念我吧。”
赵迟嘴角浮现出一抹期待的笑意。
次日。
邯郸城外。
仿佛重现阳城情景。
此刻的邯郸城外宛如阳城再现。
二十一万赵军降卒齐聚此处,同样席地而坐,四周遍布秦军锐士,警戒森严。
这一切旨在预防降卒生变。
投降的士兵满心焦虑,不知秦廷如何处置他们。
这种恐惧甚至超过当年韩军的感受,尤其是赵国人,对秦帝国既惧又怨。
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虽已过去许久,但此事至今令人难忘。
赵国人一直渴望复仇,却因秦帝国缘故,许多家庭支离破碎,因此他们尤为畏惧。
此刻,他们唯一的指望便是赵迟在邯郸城外战败时的承诺——保证不会伤害他们。
“上将军至!”
一声高呼令降卒胆寒。
生死一线间,若上将军下令斩杀,今日便是他们的末日。
赵迟在众将陪同下现身城墙,威严地俯瞰这些降卒。”我是赵迟,大秦上将,奉命全权裁决你们的生死。
生或死,皆由我一念之间。”
降卒愈加惶恐,欲逃却被四周持弓的秦军震慑,稍有动作便可能被万箭穿身。
然而,赵迟随后的话语让他们略感安心。”我曾承诺不会杀你们,也绝不会食言。
我会给你们一条活路。”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直击人心。
此话一出,不少降卒顿时释然,性命总算保住。
“本将明白。”
赵秦两国有过旧怨,长平一战,秦之武安君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结下深仇。
往事如烟,恩怨自当随风而去。
两国交战,非士卒之过,乃天时地利使然。
赵迟言毕,续道:“降卒营中,想必诸位已知秦廷处置降卒之法。
一是贬为奴隶,分派各地劳役,终生不得赦免;二是贬为刑徒炮灰军,替秦征战,却永为奴籍,直至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