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巧舌如簧,混淆是非(第2页)

 “那年轻人。”

 祖龙目光落在武官之首的赵迟身上,见他神情若有所思,唇角微扬。

 然而想到赵迟即将离京归国,内心竟生出一丝不舍。

 儿子之事虽得知晓,祖龙仍盼修复父子情谊。

 更令他欣慰的是,赵迟已有后嗣,如此便能与二孙结下血脉亲情,这份情谊纯真无瑕,无关权势。

 即便如祖龙这般人物,也珍视这份情感,不愿其受损。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高高声宣示。

 “启禀大王。”

 王绾起身,声音洪亮,“韩国已平定,正式纳入我国版图。

 冯去疾大人已赴赵国处理政务,韩国各项事务皆已妥当,与咸阳对接完毕。”

 “韩国安定,冯去疾与韩非功不可没。”

 祖龙语气平稳,“特此嘉奖二人。”

 “臣领旨。”

 王绾深深一拜,复归座。

 朝会渐次展开,群臣纷纷起立奏事。

 或请示裁决,或仅为呈报国事供祖龙知晓。

 赵迟默坐一旁,仿若沉思。

 说实话,统率大军本无需向祖龙述职。

 初到时建议任嚣为主将,祖龙未置可否,当即应允。

 时间流逝,朝会步入正轨。

 赵迟几乎入眠,浑然不知高台上的祖龙一直在默默注视着他。

 “军中从容,朝堂略显懈怠。”

 祖龙虽有几分不满,却忍俊不禁。

 突然,他对群臣说道:“小事不必赘述,四国使节何在?”

 “启禀大王,四国使节已在偏殿等候。”

 蒙毅出列禀报。

 “宣。”

 祖龙抬手示意,蒙毅向殿外侍卫递了个眼色。

 此刻,赵迟从昏沉中清醒过来。

 “终于进入正题。”

 齐、楚、燕三国欲施压魏国,促其停止攻伐,魏国则观望不前,赵迟暗自发笑,对当前局势饶有兴趣。

 不多时,四位身着异国官服之人踏入殿内,正是中原四国使者。

 “外臣拜见秦王。”

 魏、齐、楚、燕四人齐声行礼。

 四国同时到访,显然早有谋划,故毫无惧意。

 “免礼。”

 祖龙开口。

 祖龙扫视众人,目光在燕国使节身上停留片刻后收回。

 燕丹乃祖龙幼时故友,昔日赵国质子,如今燕国太子。

 他昂首站起,四国使节随之起身,恭敬抬头。

 “祖龙。”

 燕丹注视祖龙,眼中闪过一丝嫉妒。

 当年他们同为质子时地位相当,甚至他一度位居祖龙之上。

 但如今,祖龙已是秦王,而他仍为太子。

 “今夜四国使者齐聚咸阳,所为何事?”

 祖龙语气严肃。

 燕丹挺身而出,“我等受本国君主派遣,欲与秦王共商魏国事务。”

 “燕丹真是糊涂。”

 赵迟暗讽,“自古有刺杀秦王之举,不仅失败,还让秦帝国找到伐燕借口,齐、楚亦无力相助。”

 “燕丹以为四国联手就能威胁秦王,实在可笑。”

 燕丹听后神色微变,“魏国面临秦军威胁,恳请秦王罢战。”

 祖龙冷笑,“寡人军旅出征,何需解释?”

 转向赵迟,祖龙吩咐道:“解释我军出征缘由。”

 赵迟起身,“敢问阁下代表何国?”

 燕丹答:“我代表燕国,希望秦王承诺援助魏国。”

 赵迟嘲讽,“昔日赵国攻燕,是谁求援于秦?”

 燕丹反驳,“过去之事不必再提,今日只论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