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战场无情,自古如此(第2页)
魏相温言抚慰,语气中透着安定人心之意。
“丞相有所未知,国难之际,我怎能安然坐等?”
“纵使你所言有理,秦军按兵不动确对我有利,但赵迟、王翦非等闲之辈,岂会放任援军入城而不阻拦?”
魏无忌长叹一声,满是忧虑。
“信陵君多虑了,秦军若无行动,必因知难而退,无计可施。”
归朝后的魏无忌,肩上压力似减轻不少,对自身能力颇为自信。
“但愿如此。”
“赵迟、王翦若真图谋我魏国,后果堪忧。”
魏无忌只能如此设想。
身为守城之将,他无计可施,只能静候秦军下一步动向。
“信陵君。”
这时,几名魏国将领登楼拜见,行礼后问安。
“探查如何?”
魏无忌目光扫视众人,急切发问。
这几日秦军停滞不前,表现反常,让魏无忌心生疑窦,遂派探子外出打探。
“信陵君,”
一名将领沉重答道,“所有探子皆已丧命。”
“什么?”
魏无忌眉头紧皱,“为何如此?我已让他们乔装成百姓行动。”
“末将确有安排伪装,但怪异的是,那些秦军仿若预知我方探子一般,甫一出城即被捕获。”
将领摇头叹气。
“莫非秦军已在大梁潜藏内应?”
魏无忌陷入沉思。
“如今城门紧闭,未经许可无人进出,即便秦军有探子匿于其中,也难传递消息,此事实属诡异。”
“然则……”
魏无忌眉峰深锁,“秦军对我探子如此警惕,究竟有何意图?是否在集结更多援军或拦截他国增援?”
“这两种猜测都不太可能。”
魏无忌反复思索,却始终不明所以。
他尚不知,头顶之上,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收他人眼底。
几只猎隼盘旋高空,俯瞰整个大梁城,从它们眼中,赵迟清楚看到城内一切动静。
大梁城以北不足十里处,一条如巨龙般的长河蜿蜒横亘。
湍急的流水激起汹涌波涛。
此刻,十几万身披黑甲的士卒正在全力挖掘,开辟一条直通大梁城的水渠。
十余日后,水渠便可完工。
届时只需决堤,滔滔黄河水便会如猛兽般冲向大梁城,将其彻底吞没。
赵迟与王翦站在黄河岸边,远望滚滚江流,各怀心思。
王翦心中微叹:“赵迟啊。”
赵迟含笑:“王将军有何指教?”
“庆幸你非我秦帝国之敌,若是,统一天下怕会更难。
你的才略,令人忧虑。”
王翦直言。
“王将军过誉。”
“若在别国,我恐连千夫长都不易做到。”
赵迟戏谑回应。
乱世之中,唯有秦帝国推行法治,军功严明。
其他诸侯谁能及?若投他国,赵迟虽功勋卓着,亦难保成果不被权贵窃取。
然秦帝国不同,有直属于王权的战功记录官,受王权监督,确保战功无失,此乃强盛之本。
“确是如此。”
“天下无人能如你般优秀。”
赵迟望向滔滔黄河,忽言:“黄河之险,足毁大梁。”
“那是何等光景?”
“先前不解将军之计,今日至此方悟。”
“此计甚狠。”
“黄河泛滥,大梁地势低洼,似瓮,魏无忌再谨慎也难挡天威。”
“麾下数十万大军,大梁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