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蒙毅将所有细节尽数禀报蒙骜(第2页)

 “祖父言重了。”

 蒙毅连忙解释,“只是碰巧遇到些事务要处理而已。”

 “哼!你以为我不知情?”

 蒙骜冷笑一声,“你若真无意卷入党争,又何必遮掩?老实说,我虽年迈,但还清楚是非。”

 蒙毅刚要辩解,却被蒙骜打断:“不必多言!若有隐瞒,从此别再踏进此门!”

 “祖父息怒。”

 蒙毅低头道,“父亲并未参与任何阴谋,只是——”

 “够了!”

 蒙骜厉声制止,“今日若不说实话,休想离开!”

 “祖父,我……”

 蒙毅欲言又止,最后长叹一声,“罢了,我承认,确有其事。”

 蒙骜稍作沉思,目光渐渐柔和:“说吧,究竟何事?”

 “祖父。”

 蒙毅无奈一笑,“您若一定要问,我也只能坦白了。”

 “站在哪一边?”

 “扶苏公子,还是其他人?”

 蒙骜神情严肃追问。

 “都不是。”

 蒙毅摇头回答。

 “这是为何?”

 “既然没选扶苏公子,那你们到底选了谁?”

 蒙骜语气沉重道:“大王正值壮年,此刻谈党争为时尚早。

 然而,我大秦统一大局已成,有人卷入其中也在所难免。

 蒙家世代效忠大秦正统,若有所选,也只能是扶苏公子,他是大秦长子,这合乎常理。”

 “当然。”

 蒙骜加重语气,“若选错,蒙家必陷入危机。

 即便眼下权势鼎盛,面对王权依然渺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想必你也明白。”

 显然,在他心中,众王子中,唯有扶苏才是正统,他对扶苏格外偏爱。

 蒙毅再次摇头:“祖父,父亲和我们并未选择扶苏公子。”

 蒙骜眉头紧锁,严厉质问:“荒谬!连蒙武那小子也站到你们那边?快告诉我,你们到底选了谁?”

 蒙骜面色凝重,显然若蒙毅再不说明白,此事难以善终。

 蒙毅只得郑重解释,以免祖父与扶苏私下接触,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祖父,此事您得答应我保密,只听我说。”

 ……

 李烟言忽然问道:“大王,迟公子的父亲是谁?”

 蒙毅严肃提醒蒙骜:“祖父,有话直说。”

 “祖父不会无端生事,此事关乎蒙家未来,万不可轻率讨论。”

 “你们父子到底选了哪位公子?”

 蒙骜不耐烦地追问。

 蒙毅低声答道:“迟公子。”

 蒙骜大吃一惊:“什么?你在戏弄我吗?我大秦并无迟公子的说法。”

 蒙毅低声揭示惊人真相:“仅有少数人知晓,如今的武安君赵迟实为大王之子,也是我大秦长公子。”

 蒙骜听完皱眉,严肃询问:“你是在认真对我说吗?还是开玩笑?”

 蒙毅正色道:“武安君确实是大王之子,也是长子。”

 蒙骜下令:“说说事情的始末。”

 蒙毅娓娓道来:“大王初入秦帝国时,带回了一位青梅竹马的女子,祖父想必还记得她?”

 “自然记得。”

 “可她出身普通,仅是平民百姓。

 彼时大王虽登基,却无实权,太后、吕不韦与宗室皆不认可这段姻缘。”

 “后来,那女子便消失了……”

 蒙骜低声说道,神色渐趋平静,似已了然。

 “赵迟,便是那位女子所出?”

 蒙骜惊疑地追问。

 蒙毅点头:“半年前,大王在李家村找到了赵迟的真实身世及其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