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切顺其自然即可(第3页)
韩非早已察觉赵迟志向远大,一直在等待时机,如今时机到来,因为赵迟本就是王位继承人。
“一切顺其自然即可。”
赵迟说,“你们若有他事,可先行退下,明日再观局势。”
多年来,赵迟一直在寻觅生父,只为给母亲一个交代。
今日心愿达成,但让他意外的是,生父竟是秦始皇。
今晚,赵迟注定难以入眠。
这是无比幸运的事:得王权、得天下的血脉纯正,无人能阻,比日后参与秦末纷争更显荣耀。
“属下告退。”
见赵迟陷入沉思,屠睢与韩非不敢打扰,恭敬退出。
扶苏府的大殿里,王绾与其他几位朝廷重臣齐聚一堂,淳于越也在其中。
扶苏端坐主位。
次日,大王将宣布太子人选。
以公子的身份,此太子之位非公子莫属。
公子无需为今日之事烦恼,只需成为储君,一切自会明朗。”
王绾见扶苏神情沉重,安慰道。
赵迟的话对扶苏影响很大,令这位年轻公子忧心忡忡。
“相邦大人所言极是。”
扶苏低声回应,眼中流露无奈。”公子不必在意赵迟这般小人,他即使有势力,也不过是外臣。
一旦公子成为太子,掌握监国之权,他便不足为虑。
眼下天下太平,外敌已除,未来朝廷将是文官的天下,武将终将被抑制。”
淳于越愤然附和,今日朝堂**,被禁卫驱逐,他对赵迟深恶痛绝。
“不过,我觉得赵迟的话也有道理。
分封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或许我确实有偏颇。”
扶苏缓缓说道。
“少主,分封制度虽有瑕疵,却是世代传承之规,纵有偏差,也应由王裁决。
赵迟不过外来之臣,岂敢妄议?且他对少主无礼,实在嚣张。”
王绾劝道,“明日本少主即为储君,享有部分王权,而赵迟不过为臣。
君王之言即真理,不容外臣妄为。”
淳于越点头同意:“少主身为嫡长子,当具王者气度,明日众人自当推举少主为储君。”
"大王诸子中,唯有扶苏少主堪称最正统的储君继承人,无论出身还是才学,皆无出其右。” 王绾神情肃穆地说。
"明日我将竭力辅佐扶苏少主登基。” 旁边的大臣随声附和,"我亦愿全力以赴。”
"若扶苏成为储君,必定勤勉治国,不负众望。” 扶苏回应道。
与此同时,胡亥府邸内也聚集了不少官员。
次日,大王将在宗庙选定储君。
朝廷内外普遍认为,储君之位将在扶苏与胡亥之间产生。
"诸位大人,明日我将在此决定储君人选。” 赵高站在胡亥身旁,环顾四周,"目前在我心中,储君候选人只有两人,一是扶苏,二是胡亥少主。”
尽管已被贬至胡亥府两年,赵高依然掌握大权,胡亥对他极为信赖。
他不仅是胡亥的重要谋士,还说服了李思支持胡亥。
"储君之位意味着未来的王位。” 赵高扫视众人,"若胡亥少主顺利登基,绝不会忘记各位的支持。”
"扶苏性情温和,却受淳于越影响,甚至冒犯大王,如今已失宠。” 李思说道,"明日商议储君时,我们意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