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局面实因嬴傒自招祸端(第2页)
嬴傒注视宗庙,心中暗想。
时光静静流逝。
不久,到了朝堂与宗庙商议的时刻。
文武百官陆续到达宗庙前的祭台旁。
人人身着官服,神色庄重。
文官以王绾为首,武官之首却不见赵迟,而是由蒙武代替。
这让王绾眉头微皱,颇为不满。
“赵迟如此轻视朝廷,实在不应。”
“今日决定储君之日,他竟未现身?”
“令人失望至极。”
王绾心中怒火难平,愈发不悦。
他年事已高,即将辞去相邦之职,但仍需在朝堂上为家族谋取长远利益,确保扶苏成为储君,维持王家繁荣昌盛。
此事对他至关重要。
文武百官相继抵达宗庙。
很快,祖龙的诸子也纷纷来到宗庙前。
按照顺序站立,扶苏毫无争议地位居首位,胡亥紧随其后,与扶苏并肩而立。
这是宗庙安排的结果。
作为储君争夺的两大热门人选,他们的地位自然更高。
宗室重归朝堂,嬴傒处处小心。
**文武百官、诸公子与公主齐聚。
寂静中,忽闻一声高呼:“大王驾到!”
声震四方,文武官员、诸公子公主皆警觉起身,齐声道:“臣等恭迎大王。”
“儿臣恭迎父王。”
銮驾由禁卫护送至宗庙前,受众人敬仰。
帷幕掀开,赵迟缓步而出。
众人见赵迟,不明其身份者皆疑惑。
今日重要之日,赵迟竟得乘銮驾,连储君扶苏也未获此殊荣。
“父王待赵迟甚厚。”
扶苏心生不满,胡亥等人亦嫉妒。
赵迟虽有功,却终究外臣,何以受此厚遇?连王子们亦不及。
“待储君定后,必打压赵迟势力。”
群臣愤愤思忖,“他如今权势滔天,无视我等。”
“同乘銮驾,大局已定。”
众人暗喜,尤其是蒙武,他早知赵迟身份,期待已久。
“武安君赵迟,”
有人冷讽,“朝中威望虽高,却对扶苏无礼,不过是武夫,不懂为臣之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纵有功,也不过虚名。”
“可惜。”
嬴傒目光扫过赵迟,轻蔑一闪而过。
朝中多心机深沉之人,较战场更难应对。
“陛下。”
“晋为太子。”
“未来基业,必归陛下。”
屠睢与韩非激动。
“诸卿听旨。”
“直至今日方悟,大王让我批阅奏章,早欲培养我治国之能。”
“战场以武力决胜,朝堂却不可单靠武力。”
“从今往后,看他如何应对。”
“从今日起,这是我的秦帝国。”
赵迟环视群臣。
一夜之间,赵迟承认秦始皇为其父,对他而言,此乃最佳局面。
从此不必再申请戍边,也无需掩饰。
他一手培植的势力亦可坦然立足,因他已是秦帝国合法继承人。
赵迟离御座,至宗庙前,祖龙亦下御座。
祖龙直抵阶前,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群臣齐声道贺。
“祭祀准备如何?”
祖龙面向嬴傒,语气威严,丝毫未顾及晚辈身份。
这局面实因嬴傒自招祸端。
“陛下明鉴,祭祀所需均已完备,只待陛下选定太子,便可行祭祖大典。”
嬴傒从容作答。
即便祖龙态度冷淡,他也未曾退缩。
多年以来,早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