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此景令众人心潮起伏(第2页)

 作为嫡长子,他凭借威望、军功及军中的崇高地位,无人能阻止他成为太子。

 此时站出来反对,无疑是自寻死路。

 所有人皆被祖龙父子的威势震慑。

 “看来我低估了迟儿的威名。”

 “灭国定鼎的功劳,足以让天下信服,更别说这些大臣。”

 看着群臣惊惧又沉默,祖龙暗自欢喜。

 他本打算用鲜血稳固赵迟的太子之位,让宗庙留下血色记忆。

 但显然,他的判断出现了偏差。

 他未能准确估计赵迟的影响力。

 “武安君恢复王族身份,此乃喜事。”

 “武安君为储君,吾赞成。”

 蒙武率先起身高呼。

 “臣附议。”

 王翦、桓漪、李牧、屠睢等将领齐声响应。

 接着,尉缭、蒙毅、冯去疾、韩非以及与赵迟交好的官员依次出列,表达支持。

 相比扶苏和胡亥的支持者,拥护赵迟的都是手握实权之人,远胜那些无足轻重者。

 见此情形,祖龙满意点头。

 王绾、李思与扶苏等人神情尴尬,他们在朝中地位不及赵迟,支持者数量也相差悬殊。

 说到大王的宠爱,这些公子何时才能获得这般青睐?

 或许唯有赵迟,才堪称真正的嫡子。

 自古以来,大王若有多子,总会偏爱最出色的那位,而赵迟正是这样的人物。

 众权臣表态后,蒙骜缓步进入宗庙外,精神焕发,高声说道:“老臣认可立武安君为太子。”

 百官听闻,无不心生妒忌。

 但当蒙骜出现时,众人并未多加猜测,因紧跟其后的身影才引发轰动。

 “臣吕不韦支持大王的决定。

 武安君乃秦之栋梁,若登储位,必将让秦帝国更加稳固。”

 苍劲而坚定的声音响彻殿廷。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即便新晋官员,也对这位昔日权臣有所耳闻。

 吕不韦虽未离世,但对许多人来说,他仍是个谜,只有少数熟悉洛阳局势的老臣知晓他的存在。

 吕不韦的现身,无疑在朝堂掀起波澜。

 仅凭他的名字,便能让整个朝廷震动。

 显而易见,这是祖龙为继承人争取到的强大助力。

 “两位老臣。”

 “今日烦请二位见证迟儿认祖归宗。”

 祖龙见二人至,唇角微扬,低声言道:“臣领旨。”

 蒙骜与吕不韦缓步走向宗庙前的石阶。

 嬴傒虽为宗室首领,却遭祖龙冷落,全然被忽略。

 “今日立太子,寡人有三意。”

 祖龙语气温和却坚定,目光扫视全场,“其一,追封迟母为后;其二,令迟氏一族归宗,复嬴姓;其三,立迟儿为太子,助国安邦。”

 言毕,他徐步向前,目光落于赵迟身上。”迟儿,上来。”

 祖龙凝视赵迟时,眼神渐显柔情。

 赵迟未有迟疑,从容登阶,立于祖龙身旁。

 “今日之事,乃父王对汝母子的补偿,亦是寡人分内之事。”

 祖龙语气平和,“迟儿,可愿归宗复姓?”

 祖龙满眼期待,静候赵迟回应。

 “儿臣遵父王之意。”

 赵迟深深一拜,心意尽显。

 “好!好!好!”

 祖龙朗声欢笑,连连赞许,喜形于色。

 “今日,寡人为迟儿一家正名。”

 他举手示意,李烟言牵着两孩走近宗庙。

 望着祖龙与赵迟,这对儿女虽激动,却欲言又止,终未开口。

 “琪儿、熙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