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这宗室确实是咎由自取(第2页)

 “不仅如此,他更是嫡长公子。”

 “怎么可能?”

 “哈哈,你或许不知详情。

 我从守庙的禁卫亲戚那里听来。”

 “原来你还真有禁卫亲戚,可见出身清白,能任守宫禁卫的家庭必世代效忠秦帝国。”

 “那是自然。”

 “我的亲戚还是我堂兄妹夫婿堂哥的大表哥呢,关系很好。”

 “嗯……你还是直说重点吧。”

 “行,既你问起,我就简单讲下。

 武安君成为嫡长公子,因大王追封其母为王后,王后之子自是嫡子。”

 “而且我听说,武安君的母亲与大王是青梅竹马,所以才有这样的荣耀。”

 “万万没想到,武安君竟然是嫡长公子,战功卓着,平定天下,若他成为我大秦太子,甚至登基为王,大秦必定再振雄风。”

 “这对大秦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确实如此。”

 “不仅如此,如今武安君的身份更进一步,已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储君。”

 “真的吗?”

 “当然!昨日,武安君在宗庙认祖归宗,复姓嬴,正式被大王立为太子。”

 “太好了!有了武安君为太子,大秦定会稳固如山。

 他自幼生活在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必会善待臣民。”

 “赵四,莫轻信传言,咸阳城关于太子殿下的流言很多。

 昨日宗庙出现五彩祥云与金龙金凤,你可曾见过?”

 咸阳城内。

 一日之间,关于嬴迟的传闻迅速蔓延。

 宗庙中的异象让全城百姓亲眼目睹,无人怀疑。

 嬴迟为天命之子的说法也在迅速传播。

 东宫内,楼台错落,是处理政务的地方。

 东宫官员将成为未来朝廷的核心团队,入驻东宫即意味着继承大统的基础已经奠定。

 历史虽有许多太子未能登基,但对嬴迟来说绝无可能。

 正殿内,嬴迟处理政务,执掌监国之权后,许多奏折送到东宫,再送往章台宫供秦始皇审阅。

 他端坐主位,思考着郡县制的改革方案。

 李青步入大殿,恭敬地禀报:“宗室官员求见。”

 嬴迟点头示意众人进入。

 李青见证了嬴迟从百夫长到武安君的晋升过程。

 “主上,”

 李青试探地问,“宗室由您统领,他们可信吗?宗首之死与您是否相关?”

 嬴迟含笑回应:“不必忧虑。

 他们唯有效忠方能存续,在王权之下,生死荣辱全然不由己。”

 李青沉吟片刻,深知王权的绝对。

 他们常以自身利益为先,但若欲达成目标、获取权柄,则必须依附强盛的秦帝国。

 表面顺从王权的同时,亦会谋求私利,这亦体现在嬴迟身上。

 身为秦太子,他已掌控部分王权。

 嬴迟能够容忍下属的私欲,但这些私欲不可超越大秦或凌驾于他之上。

 毕竟,人皆有私心。

 即使在军中,他也能抑制骄纵的将领,更不用说咸阳的官吏了。

 “主上所言,属下已明。”

 李青若有所思,毕恭毕敬地答道。

 此时,数十名身穿秦官服饰之人步入大殿,有老有少,皆为现任宗室官员。”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众人入殿后齐齐行礼,脸上满是敬意。”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