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神情犹豫(第2页)

 各地反秦势力频现,可见秦廷仍未赢得民心。”

 “我们需从民心入手。”

 张良冷笑,眸光闪烁,“乱局核心在于人心。

 若能借助人心之力对抗秦廷,便能动摇根基。”

 众人目光齐聚,静待指示。

 “秦廷推行郡县制,不出一年必根深蒂固。

 届时,只需些许妥协,百姓便可能依赖其治理。

 到时,我们借民心反秦,无异于登天摘月。”

 张良目光深邃,“百姓所需不过安稳与温饱。

 若秦廷施行仁政、减税,对我们这些复国者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他深知,与秦相比,他们的力量微不足道,唯一依靠的是能调动百姓之心。

 然而,郡县制全面实施,将是致命打击。

 秦廷权力集中,统治更加稳固。

 欲阻止此进程,唯有一法:除去嬴迟。

 嬴迟一死,祖龙震怒,不仅会强化统治,还会加速民心背离,甚至使郡县制停滞。

 “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借百姓之力行事。”

 张良继续说道,“若千百民众涌向咸阳,嬴迟怎会坐视不理?他即便派军镇压,也需亲自安抚。

 如此,我们的计划便能顺利推进。”

 群情激昂,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张良大人果然智谋卓绝!”

 楚国使节率先表态:“我国愿倾举国之力,派遣八百死士潜伏其中,伺机而动。”

 燕国代表紧随其后:“我燕虽不及楚国强盛,但太子丹心志未改,愿贡献五百精锐刺客。”

 赵国使者亦随之承诺:“赵国同样愿意效命。”

 片刻之间,各国使者争相许诺,不惜代价投入资源。

 他们深知,一旦秦廷全面推行郡县制,各国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唯有全力以赴,才有存活的可能。

 “嬴迟受祖龙倚重,若他殒命,祖龙必然震怒,加重暴政,民不聊生,郡县制也将难以维系。”

 张良沉声说道,“这便是我们的最后机会。”

 “为了复国!”

 众人齐声呐喊。

 “为雪秦暴之耻!”

 有人高呼。

 “我等必将竭尽全力!”

 “此外,咸阳城内所有对嬴迟抱有怨恨的暗探,都必须联合起来。”

 张良目光坚定。

 这时,一名探子匆匆进入茅屋。

 “何事?”

 张良急切问道。

 “紧急消息!秦王祖龙已将朝政交给太子嬴迟,退居幕后,自此国中大事皆由嬴迟决断。”

 探子恭敬禀报。

 “秦王果然胆识过人。”

 项梁惊叹。

 “他正值壮年便将权力移交,难道不怕嬴迟掌控大权后对付自己?”

 “或许在他看来,嬴迟更胜一筹,所以愿意放手。”

 “秦王千古一帝,这份胸怀实属罕见。”

 张良低语。

 即使面对宿敌,他也洞悉其意图。

 “秦王此举,是因为找到了秦帝国的王后,即嬴迟之母。

 她虽健在,却隐匿身份多年。”

 “还有……”

 探子欲言又止,神情犹豫。

 “还有什么?”

 张良眉头微蹙。

 “秦公子胡亥、赵高以及与我方有交集的诸多秦帝国权贵,都被嬴迟铲除。”

 “咸阳城遭到清洗,我方不少暗探也伤亡惨重。”

 探子声音低沉。

 “什么?”

 众人脸色骤变,陷入恐惧。

 “胡亥也被嬴迟杀害了吗?那可是祖龙的儿子啊!祖龙为何能狠下心来?”

 “恐怕正是因为父子之情,祖龙才不能亲自下手,只能让嬴迟代劳。”

 “嬴迟怎敢如此肆意屠戮权贵?”

 “诸位!”

 张良提高声音,“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嬴迟的手段远超祖龙,况且他不是君主,行事必定无所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