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嬴迟收力,锦盒归位(第3页)
嬴迟指向身后堆满锦盒之处,语气坚定地说,“吾设丹殿已逾一年,炼丹师成果显着,制出诸多丹药。
现命你将其分发给军中将士。”
“敢问殿下,这些丹药有何功效?”
尉缭谦逊请教。
“温络丹能暖经通脉、凝练内力;锻体丹可强健体魄、稳固肉身与内力。”
“增气丹能大幅增强内力,助力突破境界。”
嬴迟补充道。
“此次我将此处所有丹药分一半交给你。”
嬴迟继续说道。
看到丹药的效用与堆积如山的锦盒,尉缭脸上满是震惊。
“敢问殿下,丹药是按爵位分发还是按军职分派?”
尉缭再次恭敬发问。
“武道普及先从军中开始,按军职授予。
待丹殿供应充足后,我会依据爵位赐予所有获封爵位的大秦臣属。”
嬴迟威严宣布。
嬴迟正致力于构建武道帝国。
随着土豆与红薯的推广,秦帝国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传统以粮食为主的俸禄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金钱为基础的新体制。
嬴迟建立武道帝国后,财富的重要性逐步降低,修行成为国家的核心追求。
届时,丹药也将纳入俸禄体系,作为提升实力的手段。
这是大秦武道帝国的整体规划。
自然,正如秦帝国的爵位俸禄制度,爵位越高,所得赏赐越丰厚,这一机制极大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
“臣明白。”
“臣立刻安排送丹药至军营。”
尉缭谦逊应允。
凭其经验,他察觉出嬴迟话语中的深意。
未来充满希望。
“顺便,有一事相询。”
嬴迟望着尉缭,嘴角含笑。
“殿下请讲,臣知无不言。”
尉缭恭敬回答。
“不知鬼谷子先生近况如何?”
嬴迟笑问。
“老师虽年迈,依旧居于鬼谷,身体尚健,我也时常探望。”
尉缭毕恭毕敬回应。
“替我向先生致意,问他是否愿意为秦帝国效力。”
嬴迟说。
“殿下,”
“老师年纪大了,恐怕未必……”
尉缭迟疑开口。
“年龄虽长,才华未减。
告诉他,若想多活几年,不妨来咸阳找我。”
嬴迟说道。
尉缭沉默片刻,点头道:“殿下之意,我一定转达,但他是否会来,我也无法保证。”
鬼谷子才智超群,大秦学宫虽人才济济,但尚未达到开启民智的高度。
若他执教,对秦帝国培养人才大有裨益。
若鬼谷子愿赴咸阳,嬴迟也不会吝啬一枚延寿丹,助其稳固根基。
毕竟,此人天资卓绝,嬴迟极为重视。
……
时光飞逝,转眼一年过去。
这一年,大秦帝国经历了深刻变革。
旧国文字被废止,相关典籍史册归入国库,新秦字全面推广。
除推行文字统一外,朝廷还落实嬴迟制定的十五字国策: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推动多个领域的统一。
各国田地收归朝廷,无爵者不得分地,加强了律法权威。
即便昔日权贵心存不满,也只能默然接受,反抗者更遭灭门之祸。
人文统一的同时,民生亦得到改善。
马铃薯和红薯在境内广泛种植,每户都能领到种子。
从此,饥饿隐忧彻底消除,百姓安居乐业,无不赞颂嬴迟与朝廷的功绩。
如今殿下英明神武,不仅让我们远离战乱,还赐予土豆和红薯这样的珍宝,让我们免于忍饥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