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这一变化令众臣深思(第2页)

 泰山之巅,大秦文武官员齐聚。

 数千禁卫军环护四周,设有一座九百九十九级台阶的祭台。

 “大王驾临!太子驾到!”

 声音响彻山巅。

 众人神情凝重,目光锁定祭台下的两人:一人身着礼服,头戴冕旒;另一人着太子服饰,头戴金冠。

 大秦王室父子——祖龙在前,嬴迟随后,缓步登临高台。

 蒙骜与吕不韦随行而至。

 父子二人踏上祭阶,云雾环绕身旁,恍若仙域。

 “宣读祭天诏书!”

 蒙骜高声说道。

 吕不韦听完,立即捧起祭天文书,迈向祭台,面向文武百官,准备宣读。

 对大秦而言,这般隆重场合本应由宗室主持,但因二十多年前宗室冒犯了祖龙,自此被排除于权力核心之外。

 这场封禅大典自然也不会有他们的份。

 身为朝廷重臣、深受敬重的吕不韦担起了重任。”苍天在上,厚土在下”

 ,他高声诵读,“自古以来,中原动荡,诸侯割据,战乱频仍,兄弟阋墙,生灵涂炭。

 此乱局千百年无人能解。”

 “然而,苍天有眼,见世间秩序崩坏、百姓流离失所,降下天命之人,以改写这混乱局面。”

 吕不韦接着念道:“嬴姓赵氏后裔嬴迟,为秦王的嫡长子,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自低微处起步,在乱世中崛起,安定国家,威震四方,开创了华夏统一的新纪元……”

 听到这里,嬴迟满是困惑,疑惑地看向吕不韦和他的父亲祖龙。

 按照惯例,封禅祭文应颂扬秦王的功绩,为何此时却在夸赞自己?

 察觉到儿子的疑惑,祖龙回望他,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祖龙心中暗喜:“这孩子总是要让我猜谜语,这次就让他试试吧。”

 就在嬴迟尚未明白之际,祭文仍在继续。”嬴迟,监国太子,武安君,其治军理政的能力超越历代……承天命而行,引领华夏走向统一,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统一等政策……”

 “十五字国策奠定了大秦根基,万世不移。

 纵贯古今,炎黄族人再无后顾之忧。”

 “苍天降福,此乃天意。”

 “太子嬴迟之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得天助,得民心,享万世尊崇。”

 “今日。”

 “于泰山之巅,祭告天地,彰显太子嬴迟之伟业。”

 “祈求天地见证。”

 吕不韦手持祭文,朗声宣读。

 声音落下。

 除九卿外的群臣皆显惊讶之态。

 显然,这份祭天文稿让他们震惊至极。

 自古以来,泰山封禅是前所未有的盛事,本应是当今天子歌功颂德,如今却成了太子。

 这一变化令众臣深思。

 “从此以后,”

 “大秦即将改朝换代,”

 “太子嬴迟将成为新的君主。”

 章台宫中的臣僚得知此消息后充满期待。

 嬴迟掌权后会给帝国带来何种变革,无人知晓。

 但众人皆知,大秦将迎来巨大变迁。

 祭文宣读后,

 “迟儿,”

 “当年为父曾说,”

 一统六国、平定中原、寻觅慈母后,祖龙心中的宏愿已然实现。

 “若非你鼎力相助,这一切断难完成。”

 祖龙感慨万千。

 “你的功绩,我绝不会抹杀分毫;同样,我的荣耀也将全部给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