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我倒真有些期待了(第2页)
“两位所言极是。如今新君即位在即,朝局亟待整顿。李渊丞相毕竟年事已高,我担心他难以应对诸多繁杂事务。我会向新君推荐,由韩兄出任御史中丞。至于右丞相之选,论才论德,当属何仪。”
“如今前线战事频仍,我还有几场硬仗要打,身边不能无人。吴谋,你足智多谋,常有奇策,由你出任军中尚书再合适不过。”
听完张赫的安排,韩煜与吴谋皆极为满意。韩煜自不必说,御史中丞乃朝中重臣之一,既能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又主管御史台,监察百官,韩煜可谓是直接跃居高位,成为国家最有权势的大臣之一。
吴谋接替韩煜出任军中尚书,心中自是乐意。跟随张赫,军功自不在话下,将来出将入相亦非难事。
韩煜当即抬手道:“如此甚妙。李渊虽为国家开创功臣,但此人权谋极深。若此番子婴公子即位,李渊必将主导朝堂。长此以往,将军在外征战,我担心李渊会有异心。有我在朝堂之上监视李渊,他必会有所顾忌。如此,将军也可安心在外征战。”
张赫点头赞同,还是韩煜更懂他。
“没错,李渊此人,虽与我们同属一营,但此番我立下赫赫战功,皆因三军将士的信任。我独掌三十万大军,他岂能不顾及。想想昔日的白起,还有近来的蒙毅,皆因功勋卓着而被猜忌问罪。韩兄,有你在朝廷上盯着,我才能彻底放心。”
尽管局势看似已稳,但帝国的困境犹存。国内百姓疲惫至极,国外叛乱四起。若要根除旧楚、新赵、北燕、东齐等地的叛乱,至少需要十年光阴,更别提北方匈奴的蠢蠢欲动。帝国正值艰难奋斗之际,内部纷争不可再续。
章戍心生感慨,此时,陈安忽有所悟,对章戍言道:“上将军,咸阳虽有司马瑜大人为御史大夫,但宿卫之权已落入李斯之子李悠之手。我军在咸阳不可无兵权啊!”
陈安所言极是。赵峻之所以能横行无忌,不仅因其代表胡亥,更因咸阳兵马宿卫尽在其兄赵权掌控之中。
如今,李斯命其子李悠兼任郎中令与卫尉之职,意在削弱章戍兵权,防止其成为第二个赵峻。历经赵峻陷害之险,李斯此次变得谨慎。
司马瑜与章戍深思后,皆觉此事重大。朝堂之上,兵权在握,局势自会不同。李斯既让其子统管咸阳宿卫,章戍便需设法制衡。
“有了,骊山脚下守护始皇陵的百姓,至少可训练出三千步卒。我再留两千骑兵,组建一支守卫始皇陵的宿卫军,以备不时之需。”
司马瑜与陈安皆点头赞同。
“还是上将军高明。”
咸阳宫,龙翔殿前
号角声起,龙翔殿阶梯上,甲士威严站立。
一列身着祭祀服饰的礼乐队伍,手持节杖,高举旌旗,缓缓向宫殿行进。礼乐队伍之后,宫女手持花篮,仪仗相随。
年轻的子辰头戴通天冠,身着黑色冕服,庄严肃穆。
在仪仗队的引领下,子辰缓缓踏上阶梯。眼前旒珠摇曳,龙翔殿中的皇帝宝座遥在前方。子辰目光坚定,他即将继承秦代先王的遗志,登上皇位,开创一个新时代。
龙翔殿内,百官身着朝服,手持笏板。文臣之首为李斯、司马瑜,武将之首自然是章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