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策反
这时,有两个衙役过来,恭敬地朝他们拱了拱手,“大人,兄弟们已经检查了存放在粥棚的米粮,都是好米,那现在可以开始‘插箸验粥’了吗?”
国朝对于赈济灾民,有明文规定:凡作粥,须用箸试之,以立为度。箸不倒,乃可为粥。但凡插入筷子不倒的米粥,浓稠才算合格。
沈砚舟颔首,笑道,“四姑娘,那我们便开始吧?”
窦文漪点了点头,想来他从太子的粥棚开始查验,也是希望能为民众竖个好的榜样,毕竟那些世家大族根本经不起查验。
衙役亲手把筷子插进米粥里,那筷子自然没有倒,他们又舀了一勺粥起来,准备试尝。
“给我。”
衙役怔了一下,把勺子递到了沈砚舟的手上,他亲自尝过后,和缓地笑了笑,“四姑娘,这粥浓稠适宜,你们有心了。还请转告太子殿下,他的安康,是社稷之福。”
窦文漪怔了怔,垂下眼帘,应道,“不过是分内之事,沈大人严重了。”
沈砚舟带着衙役朝另外一处的粥棚走去,哪怕隔得老远,他都嗅到了一股浓烈的霉味。他不禁蹙起眉头,脑海里忽地想起,今日户部侍郎殷从俭因为霉米损耗一事,在尚书省和户部姜尚书争得面红耳赤!
他从皇城出来,一路上快马加鞭,没有半点耽搁,殷从俭的脚程不可能比他还快。
她不是随便的人,更不会与男人笑语晏晏。
沈砚舟眼底燃起暗火,压低了声音吩咐跟在身边的心腹,“你拿我的牌子速速进宫,去尚书省,仔细查查户部侍郎殷从俭今日几时离宫的。”
随从哪怕一头雾水,还是听话照办。
毕竟大公子的话准没有错,就连穆宗皇帝很多时候都会采纳他的意见,更何况是他。
——
窦文漪望着又开始飘雪的天空,上了马车,周围的暄器慢慢被甩在了身后。
“姑娘,回东宫吗?”翠枝问道。
窦文漪莞尔失笑,“不去浣花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