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染坊的烂摊子(第3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齐心协力收拾染坊的残局。彻底报废的染料和染缸,要么深埋处理,要么将染料晒干用作肥料,拆解染缸重新烧制。烧制新缸时,特意加入特殊泥土,增强其耐腐蚀性,减少染料附着。还能用的染料和染种则仔细整理,放回新修好的染缸和仓库。仓库内铺设了防染料渗油纸,下方垫上厚木板,防止染料渗漏污染土壤。周师傅给染布工具、染缸和染架都刷上了护药漆,两层涂刷确保无死角。刷完后,物件焕然一新,不仅不易沾染锈迹和染料,清理起来也十分方便,轻轻一擦就能光洁如新。金锈侯跟着染农学习染布,起初总是掌握不好染料浓度,染出的布要么颜色过浅、不均匀,要么颜色太深、发黑。但随着不断练习,他渐渐熟练起来,还学会根据布料材质调整染料温度,染出的布颜色鲜亮、质地柔软。就连李叔都对他赞不绝口,还想将自己的独门手艺传授给他,比如如何染出渐变色彩、怎样让颜色更持久。众人还耐心教导染农识别染腐蚀锈的征兆:一旦发现染料出现褐色斑点、闻到异常气味,或是染缸表面长出锈斑,就要立即用护染灵光处理,绝不能等锈毒扩散。同时,还教会他们定期检查染窖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通风,防止锈毒滋生,尤其是雨季,更要勤晒染种,避免受潮。

 一日,众人坐在老染窖旁,看着染农们忙碌的身影。有人将新鲜染料倒入新染缸,仔细封好油纸;有人整理着染好的布匹,红的、蓝的、绿的布料挂在新修好的木架上,随风飘动,宛如五彩斑斓的旗帜;有人正在播种新的染种,不时用手轻捏,检查饱满程度。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木清香,曾经的锈味和臭味消失得无影无踪,令人心旷神怡。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染农们每人赠送了一匹新染的布和一小袋染种。布上用红漆工整地写着 “护染之恩” 四个字,布料色泽鲜亮、手感柔软,染种颗粒饱满、充满生机。“谢谢你们保住了我们的染坊!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守护老染窖,再也不胡乱挖掘,把种染、染布的手艺代代相传,让子孙后代都能靠这门手艺生活,让乡亲们都能穿上漂亮的衣裳!”

 临行前,李叔将自己用了几十年的染勺送给金锈侯。这把染勺由上好的铜打造,勺柄是老檀木,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虽有些陈旧,边缘也略有磨损,但依然结实耐用。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勺底刻着一个 “李” 字,那是他初学染布时,师父亲手为他制作的。勺身上还残留着许多染布时留下的颜色,历经岁月也无法洗净,反而成了独一无二的印记。“这把勺子陪我染了一辈子布,染过的布能堆满好几个染坊。现在送给你,希望你能像爱护自家宝贝一样守护染坊,让老百姓都能用上颜色鲜亮的染料,穿上漂亮的衣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返程的快船上,众人手中拿着新得的布匹、染种,还有之前的药膏、果酱,心中满是踏实与满足。金锈侯把玩着染勺,笑着说:“这下好了,有染有药有果有面,往后在船上既能练字织布,还能自己染布做衣裳。谁要是想要件红衣服、蓝裤子,我都能染出来,这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自在!”

 周师傅晃了晃手中的漆桶,满脸得意:“我把护染珠磨成粉,掺进护药漆里,制成了护染漆!往后染布工具、染缸刷上这个,再也不怕染腐蚀锈,还能多用好些年。而且不容易沾染料,用布一擦就干净,比以前方便太多,再也不用费力刮洗染料了!”

 船行至河中央,一艘武林盟的快船疾驰而来,船上的弟子焦急地跺着脚,远远就大声呼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