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集:《水乡风波之游船事故》(第2页)
!“杜队!水下发现问题!”赵琳戴着潜水镜,浮出水面,“船底右侧有个约三十公分的破口,像是被尖锐物体撞击造成的。另外,水下好像有异物……”
“什么异物?”杜志远心头一紧。
“现在看不清楚,水流有点急,我需要带设备仔细探查。”赵琳返回冲锋舟,取出水下探测仪。
与此同时,岸边的两名落水游客已被救起,所幸穿着救生衣,只是呛了几口水,冻得瑟瑟发抖。王磊安排队员将他们送往岸边的临时救护点。
二十分钟后,画舫上的游客全部安全转移到冲锋舟和岸边。张贵生最后一个离开画舫,他看着倾斜的船只,满脸自责:“都怪我,没注意水下……”
“张师傅,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杜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已经尽力了。`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赵琳,探测结果怎么样?”
“杜队,水下有根露出水面约十公分的铁管,锈迹斑斑,应该是废弃的水下管道,位置正好在河道转弯处的浅水区。画舫转弯时速度可能稍快,船底撞到了铁管,导致破口进水。”赵琳指着探测仪屏幕上的图像,“另外,破口周围的船体结构有老化迹象。”
杜志远走到岸边,望向河道转弯处。那里水面平静,很难想象水下隐藏着这样的危险。“通知水上派出所,封锁这片水域,设置警示标志。李默,伤员情况如何?”
“轻伤者已做简单处理,膝盖受伤的女士需要送医院进一步检查,另外两名落水者体温偏低,正在保暖。”李默汇报。
“好,王磊,安排车辆送伤员去医院,确保家属陪同。赵琳,你带技术组继续勘察现场,记录数据,拍好照片。其他人跟我去码头,向游客了解情况。”杜志远分工明确,现场秩序逐渐恢复,只剩下那艘倾斜的画舫,无声地诉说着刚才的惊魂一刻。
三、调查:迷雾中的线索追踪
周庄游船管理办公室内,气氛凝重。杜志远团队、水上派出所民警、游船公司负责人围坐在会议桌前,墙上的电子钟显示下午三点四十分。
“‘烟雨号’是我们公司的老船了,去年刚做过安全检测,怎么会突然出事?”游船公司经理陈建国一脸焦虑,“那根铁管……我们之前排查过河道隐患,没发现啊!”
“陈经理,河道环境复杂,废弃设施可能因水流冲刷、淤泥堆积而变化位置。”杜志远语气平静,“但船只本身的安全状况,你们是否真的检查到位?赵琳,把船体检测报告给大家看看。”
赵琳将一份文件递给陈建国:“我们现场检测发现,‘烟雨号’船底右侧钢板有明显锈蚀,破口周围的焊缝也有老化开裂现象。根据检测数据,这处结构强度已低于安全标准。”
陈建国看着报告,额头渗出冷汗:“这……这怎么可能?去年的检测报告显示一切正常啊!”
“检测报告是静态的,但船只长期在水中运行,受水流、腐蚀等因素影响,结构会发生变化。”杜志远一针见血,“你们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定期检修?有没有记录?”
陈建国哑口无言,翻找着文件柜里的资料,半晌才找出一叠皱巴巴的检修记录,日期断断续续,最近一次记录还是三个月前。
“陈经理,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马虎。”水上派出所所长严肃地说,“这次事故幸亏救援及时,没有造成重大伤亡,但你们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杜志远没有过多指责,他更关注的是事故的根本原因。“除了船体老化和水下障碍物,还有没有其他因素?比如驾驶员操作、天气情况、游客超载?”
“天气晴好,没有大风大浪。”张贵生在一旁低声说,“游客人数是23人,加上我,共24人,画舫核定载客30人,没有超载。转弯时我减速了,但可能……可能还是快了点,加上对水下情况估计不足……”
“河道转弯处视线受阻,按规定应该鸣笛并控制速度在5公
里/小时以内。”赵琳调出河道监控录像,“监控显示,‘烟雨号’转弯时速度约8公里/小时,虽然不快,但在狭窄河道和水下有障碍物的情况下,足以造成撞击。”
杜志远看着录像,又翻看着游客询问记录。大部分游客表示当时船身突然倾斜,没有预兆;有位坐在船头的游客提到,转弯时好像听到“咔嚓”一声,像是撞到了什么。
“水下铁管的来源查清楚了吗?”杜志远问派出所民警。
“正在查,初步了解是几十年前沿岸工厂遗留的排污管道,后来工厂倒闭,管道被废弃,部分埋在河床里。”民警回答,“我们会联系相关部门,彻底清理河道隐患。”
事情似乎逐渐清晰:废弃铁管隐藏在水下,画舫转弯时速度稍快,船底老化的结构撞上铁管,导致破口进水。但杜志远心中总有一丝疑虑:这样的事故,是否真的只是巧合?
他再次来到事故现场,此时画舫已被拖至岸边浅水区,工作人员正在排水。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杜志远蹲在岸边,看着水中若隐若现的铁管露头,突然想到:铁管的位置正好在河道转弯的内侧,而画舫是向右转弯,按常理应该靠近河道外侧行驶,为什么会撞到内侧的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