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集:《老街轶事之神秘信件》(第2页)
杜志远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些神秘信件的内容,就是在指向这些老物件?而所谓的“秘密”,就藏在这些老物件的背后?
“张主任,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份老街的地图,标注出那些比较有历史价值的老物件的位置?”杜志远问道。
“没问题。”张主任很快就找来了一份老街的详细地图,并在上面标注出了老槐树、古井、几处保存完好的老宅以及一些砖雕石刻的位置。
杜志远接过地图,仔细研究着。他发现,这些被标注出来的老物件,分布在老街的各个角落,看似没有规律,但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似乎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小陈,你看,这些点连起来,像不像一个什么图案?”杜志远指着地图说道。
小陈凑过去看了看,皱着眉头说:“有点像……像一个钥匙的形状?”
“钥匙?”杜志远眼前一亮,“也许,这就是一把打开秘密的钥匙!”
就在这时,杜志远的手机响了。是局里打来的电话,说又有一位老街居民报案,称自己收到了一封更加诡异的信件,信中竟然提到了“失踪的宝藏”。
“走,我们去看看!”杜志远和小陈立刻动身,前往报案居民家中。
报案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太太,她颤巍巍地拿出信件,递给杜志远。这封信的信纸和之前的一样,字迹也相同,但内容却更加直接:“老街的宝藏,就藏在沉默的石头之下,老树的影子指向它的方向,再不寻找,就将永远消失……”
“宝藏?”小陈惊讶地说道,“难道老街真的有宝藏?”
杜志远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落在了信纸上的一个细节上——在信纸的右下角,有一个非常模糊的印记,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小的符号。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信纸,对着光线仔细观察,终于看清了那个符号的形状——那是一个类似于“工”字的符号,但上面的一横是弯曲的。
“这个符号……”杜志远陷入了沉思,“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他突然想起了刚才在居委会看到的老街地图,上面标注的一处老宅——“陈记米铺”的旧址,旁边的注释里提到,这家米铺在民国时期非常有名,老板是一位爱国商人,据说在抗战时期曾经为地下党传递过情报。
“小陈,我们去陈记米铺的旧址看看!”杜志远当机立断。
陈记米铺的旧址位于老街的一条僻静小巷里,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杂货店。杜志远和小陈走进杂货店,假装要买东西,趁机观察店内的情况。
这家杂货店的老板是个中年人,看起来有些憨厚。杜志远向他询问起陈记米铺的历史,老板摇了摇头,说自己接手这家店才几年,对以前的事情不太清楚。
就在这时,杜志远的目光被店内墙角的一块石板吸引住了。那块石板和其他地方的石板没什么两样,但仔细看,就能发现它的边缘有一些轻微的磨损,似乎经常被人移动。
“老板,这块石板下面是什么啊?”杜志远装作好奇地问道。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能有什么啊,就是普通的地基呗。这房子年头久了,石板有点松动也正常。”
杜志远笑了笑,没有再追问。他向小陈使了个眼色,两人便离开了杂货店。
“杜队,您是不是觉得那块石板有问题?”一出杂货店,小陈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很有可能。”杜志远点了点头,“信中提到‘沉默的石头’,而那块石板正好符合这个描述。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刚才老板的表情有点不自然。”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直接把石板撬开看看?”小陈问道。
“不行,我们现在还没有证据,不能随便破坏人家的房子。”杜志远摇了摇头,“我们先去查一下陈记米铺的历史,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杜志远和小陈来到了市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关于陈记米铺的资料。终于,他们在一份尘封的档案中找到了一些线索。
原来,陈记米铺的老板陈老爷子,不仅是一位爱国商人,还是一位秘密的文物保护者。在抗战时期,他曾经负责转移一批国家珍贵文物,防止它们落入日寇手中。后来,由于形势危急,这批文物被秘密藏在了某个地方,而陈老爷子也在不久后失踪了,从此杳无音信。
档案中还提到,陈老爷子在失踪前,曾经给家人留下过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老树的影子”和“沉默的石头”,但具体是什么意思,并没有说明。
“看来,这些神秘信件很可能和陈老爷子当年藏的文物有关!”杜志远兴奋地说道,“‘老树的影子指向它的方向’,我们去看看街口的那棵老槐树!”
小主,
两人立刻赶回老街,来到街口的老槐树下。此时已经是下午,阳光斜斜地照射着,老槐树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地面上。
杜志远仔细观察着老槐树的影子,发现它的末端正好指向陈记米铺的方向。
“果然是这样!”杜志远激动地说道,“走,我们再去陈记米铺!”
这一次,杜志远不再犹豫,他亮明了身份,要求杂货店老板配合调查。老板一开始还想抵赖,但在杜志远严肃的目光和法律的威慑下,终于低下了头。
在杂货店老板的配合下,杜志远和小陈小心翼翼地撬开了墙角的那块石板。石板下面果然别有洞天——是一个不大的地窖,地窖里放着几个尘封已久的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