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集:《水乡迷影之水鬼传说》(第3页)

 刘老三吓坏了。他常年在水边混,知道西河口水深流急,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慌乱之下,他看着昏迷的孙磊和旁边的机器人,脑子里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孙磊“失踪”了,会不会被当成被“水鬼”拖走了?这个念头一起,就像藤蔓一样缠住了他。他环顾四周无人,便一咬牙,将孙磊拖到河边,趁没人注意时将他推下了水,随后又捡起一块石头,狠狠砸向旁边的水下机器人,想毁了证据,没想到机器人只是被砸得失控,滑入了石缝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以为把人推下去就没事了,谁知道……谁知道后来就传出了‘水鬼’的事……”刘老三涕泪横流,“我害怕啊,每天晚上都梦到水里有东西抓我……”

 案情大白,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水鬼”传说中那些离奇的现象,比如绿莹莹的光和水下的“鬼火”,又是怎么回事?

 杜志远没有急着带走刘老三,而是让老赵再去河边仔细查看。老赵经验丰富,他顺着西河口的水流往下游搜寻,果然在一片僻静的回水湾里发现了异常——水面下,偶尔会泛起零星的、微弱的绿色荧光,尤其是在水流搅动时,荧光更为明显。

 “是磷光!”老赵捞起一捧水,借着天光仔细看,“水里有大量的磷化物,可能是某种微生物,也可能是……人为倾倒的。”

 杜志远立刻让技术部门检测河水样本。结果很快出来:河水中确实含有超标的磷元素,来源暂时不明,但这种磷化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出绿色荧光,尤其是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看起来就像传说中的“鬼火”。

 “刘老三推孙磊下水后,机器人失控,可能在水底搅动了沉积的磷化物,或者机器人本身的电池泄漏引发了某种化学反应,导致水面出现荧光。”杜志远分析道,“而村民们看到的‘水鬼’黑影,一部分是机器人在水下的轮廓,另一部分……恐怕是他们自己恐惧心理的投射。”

 为了彻底消除村民的恐惧,杜志远团队做了三件事:

 第一,在镇政府召开公开说明会,将刘老三的作案经过和水下机器人的证据公之于众,解释了“水鬼”传说的源头——一场意外引发的谋杀,以及随后的谣言扩散。当村民们看到那个“神秘黑影”的真实面目只是个机器人时,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第二,邀请水产专家和环保部门人员到周溪镇,向村民解释河水中磷化物的成因。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是上游一家小型化工厂近期偷偷排放了含磷废水,导致下游河道出现磷光现象。环保部门立即介入,查封了违规工厂,清理河道污染。

 第三,杜志远亲自带着几个胆大的村民,乘坐小艇在西河口巡查,并让小林穿着潜水服潜入水中,向大家展示水下除了水草和石头,并没有任何“水鬼”。当看到小林安全浮出水面时,岸边响起了久违的掌声。

 真相像拨开迷雾的阳光,照亮了周溪镇的河道。“水鬼”的传说渐渐平息,渔民们重新撑起了渔网,摆渡的老张头也挂起了“开航”的旗子。当第一网活蹦乱跳的鲫鱼被捞上岸时,市集上响起了久违的喧闹声。

 临走前,杜志远站在河边,看着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小林凑过来:“队长,你说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意外,会传成这么玄乎的‘水鬼’故事?”

 杜志远望着远处归航的渔船,缓缓说道:“因为未知会滋生恐惧,而恐惧需要一个具体的‘靶子’。当人们无法解释水下的异动时,‘水鬼’就成了那个替罪羊。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找出真相,更是要让人们在面对未知时,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盲从。”

 晚风拂过,带着水汽的清新气息。周溪镇的河道上,橹声再次响起,悠长而宁静,仿佛从未被“水鬼”的阴影笼罩过。而杜志远团队的下一个任务,已经在远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