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集:《锈蚀的齿轮》(第2页)

 三天前,边境城市的能源调度系统突然出现异常,万吨级的蒸汽轮机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频繁启停,监控画面里的机械臂像醉酒的舞者般胡乱挥舞,而后台日志显示,核心参数正以物流订单的名义被源源不断导出。杜志远带着团队追踪数据流向,最终锁定了这片废弃的纺织厂——谁也没想到,三十年前的基建工程里,竟埋着这样一颗锈蚀的定时炸弹。

 他蹲在一台服务器前,用瑞士军刀刮开外壳上的锈迹。“国营第七纺织厂计算机中心”的字样逐渐显现,字体是老式的魏碑体,旁边还有一行模糊的钢笔字:“1998.5.12,老王调试完毕”。杜志远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攥紧了——老王,王建国,退休快十年的老工程师,当年纺织厂数字化改造的技术负责人,总爱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杜啊,老东西可靠,新玩意儿容易掉链子。”

 “头儿,看看这个。”小李递过来一本泛黄的技术手册,封皮上印着《工业控制网络安全规范(试行)》,1997年版。内页里夹着一张手绘的电路图,用红笔在“远程维护接口”旁画了个圈,旁边批注着:“预留拨号口,方便夜间调试,切记加密。”而在电路图的角落,有人用铅笔淡淡描了个笑脸,像个恶作剧的记号。

 “后门。”老郑的声音里带着愤怒,“当年为了图方便留的远程接口,用的还是默认密码!”他指着服务器屏幕上跳动的乱码,“你看这数据传输模式,跟王工当年写的维护程序一模一样,只是被人加了个数据封装层。”

 杜志远的手指划过手册上的铅笔印,那笑脸的轮廓已经模糊,却像一根细针戳在他的记忆里。他想起三个月前在王建国家里喝茶,老爷子指着客厅里的老式座钟说:“你看这钟摆,走了五十年没出过毛病,比你们那些智能手表靠谱。”当时他还笑着反驳,说机械结构迟早会被芯片取代,现在想来,老爷子眼里的惋惜或许另有深意。

 “嗡嗡——”最前面的服务器突然发出一阵异响,散热风扇挣扎着转动了两圈,屏幕上的乱码瞬间变成了清晰的英文指令。杜志远瞳孔骤缩,那是境外某黑客组织常用的控制协议!他猛地拔出腰间的电磁干扰器,却在按下开关的瞬间顿住了——主机箱侧面的散热孔里,掉出来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