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集:《区块链技术的伦理审视》(第2页)


 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紧急视频会议在病房外的护士站召开。法律专家调出智能合约的源代码,指着某段嵌套的隐形条款:“这里用了时间锁机制,超过72小时未异议自动生效。”马克突然拍桌而起,卫衣上的电路板图案随着动作起伏:“这是技术霸凌!我现在就写个破解程序……”“不行。”林砚之打断他,调出患儿的基因序列图谱,“强制破解会导致整个医疗链的数据紊乱,影响其他患者的隐私。”


 小陈突然举着手机冲进人群,屏幕上是他刚开发的“智能合约透视镜”小程序。扫描同意书的二维码后,那些晦涩的代码自动转化成漫画:戴着墨镜的资本家把锁链伪装成丝带,递给茫然的父母。“我们可以发起链上投票,”实习生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清亮,“根据白皮书第17条,涉及未成年人数据的交易,需获得伦理委员会和监护人的双重授权。”


 夜幕降临时,投票结果在区块链上锁定。97%的节点支持冻结交易,其中包括三个来自非洲的医疗节点——那是他们上周刚完成的伦理培训项目。患儿父亲用粗糙的手掌抚摸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进度条,突然抬头问:“这链上的字,真的改不了吗?”周明蹲下身,指着医院花园里的蒲公英:“就像这颗种子,风一吹就会落地生根,但方向永远由阳光决定。”


 回到实验室时,“蜂巢”系统正发出柔和的提示音。第42次攻击被成功拦截,这次的攻击数据包里没有恶意代码,只有个加密压缩包。解压后出现的不是乱码,而是“幽灵”的真实身份信息——剑桥大学计算机系的终身教授,三年前因发现某区块链项目滥用患者数据被解雇。附页的论文里,他提出的“伦理共识机制”与林砚之团队的方案惊人相似。


 “原来我们一直在和影子赛跑。”马克把咖啡洒在键盘上也没察觉,“他不是想破坏,是想逼我们跑得更快。”屏幕右下角弹出条新闻推送,某电商平台因使用他们的伦理框架,农产品溢价率提升了30%,配图里的老农正用智能手机查询区块链上的收购价格,皱纹里盛着夕阳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