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集:《科技伦理的代际公平原则》

 代际伦理的时间胶囊

 林夏的笔尖在触控屏上悬停了三秒,最终还是按下了红色的否决键。全息投影里的核废料处理方案瞬间瓦解成无数蓝色粒子,像极了三十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电子沙尘暴。

 "第七次了。"年轻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中核集团的工程师已经在会议室等了整整三个小时。"

 林夏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窗外的量子玻璃映出她眼底的红血丝。作为代际伦理评估委员会最年轻的主席,她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一个黄铜沙漏——那是上世纪的古董,磨砂玻璃球里的石英砂要花整整十二小时才能漏完。这是前任主席留下的,据说象征着人类对时间最朴素的敬畏。

 "让他们再等四十分钟。"她调出全息日历,今天的日期旁标注着特殊符号:距离上议院要求的核废料方案最终表决还有72小时。桌角的青铜鼎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这是紧急加密通讯的信号。

 投影里出现的老人穿着深灰色中山装,胸前别着的银杏叶徽章在暗光里泛着冷光。"林主席,"国家档案馆馆长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您要的1957年核废料处理档案已经解密,但是......"

 林夏的手指在控制板上快速滑动,泛黄的纸张扫描件逐页展开。1957年的工程师们用蓝黑墨水绘制的处理方案上,赫然标注着"安全存放五十年"的字样。而那些埋在戈壁深处的金属罐,此刻正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腐蚀。

 "但是什么?"她注意到最后几页文件边缘有灼烧的痕迹。

 "最后一份巡检报告显示,2007年就发现了泄漏迹象。"馆长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当时的处理方式是......重新填埋,并且封存了所有记录。"

 全息投影突然闪烁,林夏抬头时,发现办公室的防辐射铅门正在缓缓闭合。中核集团的总工程师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银灰色的西装上沾着些许戈壁的沙粒。"林主席,我们需要谈谈现实。"他的金属公文包放在桌上,发出沉重的闷响,"现在的技术最多只能保证两百年的安全存放,而地质活动的周期是以万年计算的。"

 林夏按下紧急通讯按钮,黄铜沙漏里的石英砂突然逆向流动。这是代际伦理评估委员会的最高级预警信号——当现有技术无法满足未来世代的安全需求时启动。"两百年不够。"她调出三维地质模型,青藏高原的板块运动轨迹在投影里缓缓蠕动,"根据模拟,公元2247年的强震会让核废料渗入长江上游。"

 总工程师的手指在公文包上敲击着摩斯密码,这是行业内默认的紧急通讯方式。林夏突然意识到,防辐射门的闭合并非意外。"我们有备用方案。"他打开公文包,里面并非文件,而是一个半透明的生物培养皿,淡绿色的凝胶里悬浮着无数银色的微生物,"这些工程菌能分解90%的放射性元素,但它们的生命周期只有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