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集: 科技伦理的艺术表达计划(第2页)

 林夏突然开口:"你知道'特征权重反转'指令吗?"陈默的动作顿了半秒,随即把镜片放在桌上:"上学时做过类似课题,把负面标签的权重调成正数?"他的指尖在镜片上轻轻一点,雾气散开,露出林夏模糊的倒影。

 那天下午,陈默没走。他蹲在支架旁调试镜面角度时,林夏发现他后腰别着的u盘上,挂着个褪色的机器人挂件——和伦理仲裁中心给优秀志愿者发的纪念品一模一样。"三年前在你们那做过数据标注兼职。"陈默察觉到她的目光,挠挠头,"标注过三千份算法偏见案例,有个外卖骑手因为迟到三次,信用分被调到最低,连医院挂号都受影响。"

 镜面突然亮了,映出两人凑近的脸。林夏看见自己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咖啡渍,而陈默的工装上,别着枚"伦理艺术计划"的纪念徽章,边角已经磨圆了。

 媒体探班日当天,展厅里挤满了镜头。林夏躲在控制室,看着屏幕里的"偏见棱镜"正常运作——穿高跟鞋的女记者被标注"情绪化倾向:中",戴金丝眼镜的男编辑则显示"决策理性度:高"。当张诚带着公关团队出现在入口时,林夏的心跳漏了一拍。

 张诚径直走向装置,对着镜面整理领带。系统立刻弹出:"智算集团高管,关联争议事件:17起"。他身后的公关总监脸色骤变,伸手想挡镜头,却被张诚按住。"有意思。"他盯着镜面,突然笑了,"但艺术终究是艺术,现实里,我们的系统让城市效率提升了23%。"

 话音刚落,所有镜面突然切换了画面。外卖骑手的实时轨迹图、被拒贷者的申诉信、深夜在写字楼猝死的程序员考勤记录——陈默悄悄接入的真实数据库,像潮水般淹没了镜面。张诚的脸在流动的信息里忽明忽暗,直到一段录音响起:"那些因为信用分被拒的人,本身就是社会的累赘。"

 控制室里,林夏看着陈默操作的手在发抖。他设置的播放列表里,最后一段是她在听证会上的发言:"效率不该是碾压公平的压路机。"周明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份紧急通知——智算集团刚刚发声明,说装置侵犯商业机密。